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力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班佳怡
[导读] 音乐是一种审美的艺术,也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基础性学科,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可以让小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提高音乐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力,进行了探索分析。

班佳怡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滨江学校小学部  531500
【摘要】音乐是一种审美的艺术,也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基础性学科,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可以让小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提高音乐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力,进行了探索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感受力;主体地位;欣赏;情境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03-01

        接下来,本文将从突出学生音乐学习的主体地位,做好音乐基础知识教学,音乐曲目欣赏,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审美感受体验等几个方面,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力进行探索分析。
        一、突出学生音乐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开展的,并且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力,必须要尊重和突出学生音乐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在音乐课程学习中主动去聆听欣赏音乐、感知音乐,探索乐理知识。
        首先,是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入手,实施因材施教。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其兴趣爱好、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也是有所差异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应结合小学生们不同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师要从不同角度,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音乐特长,并始终保持音乐学习的热情。其次,是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音乐作为一门审美的艺术,不同的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体验力也是不一样的。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能过于形式化和固定化,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把学习音乐的主动权向学生转移。要让学生自己主导音乐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放飞自己的思想。
        二、做好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
        音乐审美感受力不是凭空而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建立在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之上的。如果没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作为支撑,那么在欣赏和感知音乐过程中,则无法真正体验到音乐之美,也无从谈起良好的音乐感受力。所以,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应做好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各种音乐技能训练以及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并形成自己一定的感悟,提升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就拿低年级小学生音乐教学来说吧,要让学生认识五线谱、简谱音阶,掌握节奏和节拍,学会说唱音高,能够辨别音色音调,并听辩出音的长短。在此基础上,还要培养小学生学会手势音阶,掌握简单音符,能够听唱、唱准歌曲,唱出旋律,认识乐谱中的弱起小节、附点、反复记号、重音记号、字母谱等。
        三、利用音乐曲目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力
        乐曲是音乐的载体,也是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学生们无论是学习音乐知识,还是欣赏感知音乐,都需要借助乐曲来实现。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可以通过音乐曲目欣赏教学,让学生获得美好享受的同时,产生审美思想意识。在音乐曲目欣赏中,还能锻炼小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听觉能力和识别能力,促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和了解音乐,并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比如,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杜鹃圆舞曲》这首音乐欣赏曲目,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力,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杜鹃圆舞曲》,熟悉作品的旋律,并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感知和体验乐曲的情绪。让学生感受3/4拍节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点,听辨手风琴的音色,并能够感受出乐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四、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审美感受体验
        音乐与情境有着很深的关联,许多音乐作品或是描绘表达情境,或是渲染情境的气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音乐审美感受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用情境氛围的影响,去感染小学生的情绪,让他们深切感受音乐之美,并积极去欣赏音乐和学习音乐。
        比如,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永远住在童话里》这首歌曲,内容和曲调都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在童话世界里,小朋友们与自己喜欢的各种童话人物在一起玩耍的情况。教学任务,是让小学生感受歌曲诙谐、欢快的情绪,学会表演童话故事。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结合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用视频手段引入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海的女儿、小木偶、房子等画面,创设一个童话情境,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轻松、有趣、美丽的童话世界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激活音乐学习思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力,应让小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音乐,挖掘音乐的内涵,感受音乐的美妙,引导学生在自由畅想中产生审美渴望,对音乐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认识。
参考文献:
[1]孙小会.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研究[J].北方音乐,2019(20):129-130.
[2]余亚平.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对策[J].幸福生活指南,2019(15):0081-0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