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抓好高三“临界生”工作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黄小花
[导读]

黄小花   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01-01

        作为一所农村普通高中,每一个毕业班都有“临界生”。“临界生”是指具备一定的基础素质且在高考中有希望考上本科的学生。科任教师能否配合班主任抓好临界生的提升与转化工作,直接关系到班级上本科线的人数,更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也是评价该校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临界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考试成绩不稳定。成绩时高时低,起伏波动大,考试后试卷发下来,看完分数后,分数理想就骄傲自满,不知查找失分原因;分数不理想就开始抱怨考试时粗心大意了,看错或看漏条件了,原本答对了的结果改错了。
        2、学习情绪不稳定。临界生对学习大多数是不够坚持,时而极度热情,听课专心作业认真,几个小时屁股不离板凳,态度令人感动。时而课堂上豪无生气,瞌睡沉沉,作业效果惨不忍睹,前后判若两人。
        3、学习习惯不稳定。临界生的通病是惰性很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缺少自觉性、主动性,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作业、解题、书写极不规范,屡教不改。像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
        根据以上几个特征,本人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尝试采取以下措施培养临界生:
        一、加强心理辅导
        不少临界生由于在学习中经历了多次失败,经受着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由于以前的成绩不够稳定或不够突出,所以要经常在“不能出头”的阴影中受到长久压抑,形成了消极与失败的心态,很可能会完全或部分丧失学习的自信心与健康积极的原动力。
        基于这种情况,作为科任教师,首先要对班主任分配的几名临界生作好摸排了解工作,根据每个临界生各自不同的临界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心理辅导,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位临界生,不忽略任何一个小问题,解开他们各自的心结,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将他们的考前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


多鼓励,多交流,多给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陪着他进步,体会到老师从他们身上不断的发现到闪光点。除了关注学习方面的情况,也要关注临界生的生活和作息习惯。提醒他们吃好早餐,不吃垃圾食品少喝冰冻饮料等,提醒他们劳逸结合,注意休息,提高睡眠质量等。
        总之,让临界生心理上得到减压,逐渐树立信心,缩小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同时,让临界生心灵上得到温暖,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
        二、纠正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
        要培养临界生好的学习习惯,就要要求临界生做到“三管齐下”:一是管好自己的口,不懂就问,不留后患;二是管好自己的手,边听边记,边看边练,注意记重点、记难点、记疑点,注意练规范、练重点、练速度、练技巧、练能力,避免出现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情况发生;三是管好自己的脑,通过设问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同时,还要纠正他们审题不到位,答题不完整不规范等毛病,老师可以通过面批的方式当场纠正,反复强调,使其加深印象,及时改正。
        在纠正临界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的同时,要更好的指导临界生的学习方法,根据各个临界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针对性的复习方案,合理安排调整好作息时间,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查找知识漏洞,制定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
        结合临界生多次正规考试的答题情况,引导学生将薄弱学科的薄弱知识点在笔记本上一一列出来,罗列知识点时,由于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知识结构,可以让学生对照高三一轮复习资料书的章节知识结构和近三年的高考考点,将自己没有掌握好的或不能熟练运用的知识记录下来,然后老师对其有针对性的辅导,引导学生尽快掌握基础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老师针对各学生的复习漏洞,制定专项复习练习题,学生答完题后尽量抽时间当面批改当成指正。从而避免大面积撒网,真正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同时,临界生通过与老师的多次接触和交流,也培养了他们的胆量,不再见到老师退避三舍,甚至在老师的不断提醒下增加了自控能力,学习的情绪化思想也不再突出了,有的临界生在学会了自主学习后,也有了帮助别人的信心。
        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上也要多关注临界生的学习状态,优先抽问,要在集体场合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提高信心;优先批改作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厌学弃学苗头要及时思想交流。最后,帮助每位临界生树立考试的信心,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发挥出最佳的水平。我相信,通过老师和临界生本人的努力,一定能使临界生在学习方面、思想方面等都能更上一层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