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莉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金集镇中心幼儿园 741400
【摘要】如何提高幼儿美术学习兴趣,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要提高幼儿的美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幼儿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积极将美术教育与幼儿的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而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幼儿应注重他们的创造力,情感,想象等方面的内容,起着重要的特殊兴趣。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教学主动性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25-02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自觉自愿的去钻研学习,并能激发出惊人的毅力和勤奋,使其以专著的经历、忘我的精神从事这一活动。幼儿对绘画有一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大多伴随着活动的开始而开始活动的结束而终止,犹如昙花一现。所以需要老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加以培养,使之保持持久。因此,如何培养儿童学美术的兴趣是值得当前美术教师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美术教师把学生们领进艺术殿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兴趣来唤起蕴藏在他们身上"沉睡的力量",使他们从艺术懵懂中醒来,并从此渐渐走上艺术创造的道路,用他们原创的灵性和美丽的梦想去表现生活的丰富和世界的美好。那么如何培养、保护和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使他们愿意用手中的五彩画笔画出心之所想、眼之所观呢?下面谨谈几点看法。
一、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让他们时刻受到美的熏陶
对低幼儿童学画,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观察与思维的方法,而不是"皴擦点染"等绘画的技法。因为儿童特别是较小的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许多美术知识和技法,特别是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美术知识和技法,还不可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将技法的掌握作为第一标准。儿童眼中各种事物的造型和色彩自有它们的特殊性、主观性。例如孩子们画人往往把头画得很大,而身体和四肢很小,这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和想要表现的趣味点全集中在脸上了。如果教师不理会儿童的心理特点,硬要教给他们人体比例、空间透视等绘画技巧,孩子们不仅掌握不了,还容易挫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技法的学习需要一个长时间的"量"的积累过程,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使用工具、临摹写生等日常训练,才能获得技法经验。但对于儿童来说,长时间集中精神在某一对象上,容易使他们精神疲劳,从而厌学。因此教师在施教时,要从方法上给出一个接一个的思维兴奋点,从而刺激他们去感知周围的世界,加强他们创造性的表现能力。至于儿童用什么工具、什么技法去画,则应予以充分的自由。教师在第一堂课经常会问孩子:"你们每个人最喜欢画什么?什么画得最好,画给老师看看好吗?"孩子们会兴奋地说:"我会画飞机"、"我会画宠物小精灵"、"我画机器人画得最好"……如果说仅仅让孩子每人画一幅自己"最拿手"的画,这是很简单的,其实这也用不着老师。所以教师此举的意义应在于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形象中扩展思维,发展想象,如"你的机器人有多高多重?""它能飞翔吗?""它能帮助人们做什么?"等等。要使机器人与环境对儿童产生作用,全在于老师能否使儿童把经验上升到机器人和人的关系,把定型概念变为富有意义的表现,从一个无意义的背景画出有意义的空间。教师的重要责任是不断鼓励和启发学生的思维点,使之借助形象去开发已知和未知的领域,把经验组织为创造性的产物,把所有经验统合为一个活跃的智能整体,在培养美感的同时开发智力。
二、培养幼儿的生活情趣,激发他们学美术的兴趣。
美术是一门艺术,它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能给人一种向往及无限的乐趣。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幻想.生活美是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主要来源。绝大多数儿童总喜欢表现旅游、课间、家乡、太空、海底等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这说明儿童对表现自己的生活题材是非常感性趣的。因此,让儿童在美术课中充分表现自己的生活题材,激发儿童的生活情趣,是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参与丰富的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情趣,让他们品尝生活的乐趣。例如,我在教《秋游》一课之前,正好是学校组织学生去杭州秋游,在游玩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指导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并和他们讨论秋游的感受,孩子们争先恐后、兴致勃勃,发言十分踊跃,回校后,他们把秋游时所见所闻的真实感受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作业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这样,儿童在感受、体验自己生活乐趣的同时,也激发了美术创意,培养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创设审美环境,激发幼儿美术学习的动机
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情绪上的兴奋,进而转变为绘画的冲动,这样他们的身心才会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激发出创作的动机。
幼儿富有创造精神,他们大胆、浪漫、无拘无束、不受成规戒律的束缚,可以随意的联想、拟人、神话,哪怕张冠李戴也不觉得怪异。强调幼儿在绘画中自主性的发挥也是对以往在幼儿美术教育采取"依样画葫芦",你教我画的方式的否定。因此幼儿教师在教给幼儿一些绘画所必需的本领,如多种颜色、几何图形、实物图形的认知后,应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积极采取各种方法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自主性的绘画。
四、正确使用表扬和鼓励,调动幼儿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表扬鼓励的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表扬非常受幼儿的欢迎,其形式多种多样,有个别的、书面的、集体的,如:贴纸、掌声、送小红花、奖励玩具等,如果教师把表扬运用得当可以使课堂氛围活跃,提高其积极性,使幼儿产生愉悦的情绪。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孩子总觉得自已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如果孩子是真的做错了,当然也要给予批评,让孩子明白大人为什么要批评他,让他明白道理。
除了当面对孩子夸他的画"太好了",也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鼓励方法。如学生的成果展示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幅好的绘画作品除了老师鼓励、家长夸奖外,最好能让其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可以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在橱窗展示,参加各种比赛、画展,选登报刊杂志,这不仅给孩子一种荣誉感、满足感,使他们更加热爱绘画,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交流学习,激励他们信心百倍地去追求知识,追求进步。研究证明,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会明显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教师的鼓励会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能激发学生潜藏着的力量,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更活跃。因此,儿童在学画的过程中,是十分需要被认同的。只有当他作品的价值被认同时,他才会有一种创作的激情与冲动,才会不受拘束地把内心真挚与强烈的情感倾注于画笔之上,而我们才有机会看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独具个性魅力的儿童画。
五、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让幼儿从生活中品尝美术的乐趣
美术是一门艺术,它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能给人一种向往及无限的乐趣。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幻想.生活美是儿童进行美术创作的主要来源。绝大多数儿童总喜欢表现旅游、课间、家乡、太空、海底等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这说明儿童对表现自己的生活题材是非常感性趣的。因此,让儿童在美术课中充分表现自己的生活题材,激发儿童的生活情趣,是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我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参与丰富的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情趣,让他们品尝生活的乐趣。例如,我在教《秋游》一课之前,正好是学校组织学生去杭州秋游,在游玩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指导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并和他们讨论秋游的感受,孩子们争先恐后、兴致勃勃,发言十分踊跃,回校后,他们把秋游时所见所闻的真实感受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作业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这样,儿童在感受、体验自己生活乐趣的同时,也激发了美术创意,培养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总之,兴趣对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兴趣有助于满足孩子的基本情绪需要,亦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游戏和职业的选择。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自觉自愿地去探索去学习。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靠后天启发,诱导和培养形成的。如果能使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促进他们爱学习,从而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兴趣会促使人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例如,幼儿对画画感兴趣,会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且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学习的重要性从幼儿自身来说幼儿从小热忠于学习对其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幼儿获益匪浅,能够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幼儿并促进其早期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祝君.例谈幼儿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7(08)
[2]王世军.如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