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王又珺
[导读] 教育领域,多元化改革正在悄然进行,不仅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赞扬,更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拉近师生关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由于无法全面满足新的教学要求,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我们目前的一项要务就是在教学中,引进和融入优秀的、新颖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以地理教学中的比较法为例,它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常见的学习方法,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论,除了日常教学,更要引导学生研究地理知

王又珺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
【摘要】教育领域,多元化改革正在悄然进行,不仅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赞扬,更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拉近师生关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由于无法全面满足新的教学要求,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我们目前的一项要务就是在教学中,引进和融入优秀的、新颖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以地理教学中的比较法为例,它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常见的学习方法,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论,除了日常教学,更要引导学生研究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知识具有更强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地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55-01

        高中地理知识也是偏理科范畴的内容,因此如果想更好的学习高中地理知识,就要对其概念进行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只是将理论知识死记在头脑当中,而没有真正掌握。这就导致学生们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甚至遇到难点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地做出解决。所以说,这就需要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概念。因此,地理比较法也就作为一种实用性的教学方式而出现。
        一、应用地理比较法的重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多种地理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使学生系统化掌握已学的地理知识。在应用地理比较法时,学生能够将已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结构框架,便于对知识的识记和梳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整合。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和特征的能力。比较法的应用主要是在不同的知识之间进行差异和相通点的对比,一是对事物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时间的对比;二是对不同事物进行同一发展阶段的对比。通过对知识间的对比归纳,培养学生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有更加明确的学习思路和更加清晰的学习条理,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使用比较法,既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地理思维、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提问的能力,完善自身知识的不足之处。还能够加强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探究,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拥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图形比较法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地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工具,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并且在地理的辅助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今后的地理知识融合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进行地理知识拓展和提高。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有效的应用到地球仪进行教学,因为地图的观看是一个平面的事物,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可视化,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地球仪和地理知识,三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老师还要引导学生能够准确快速的认识地图,从而从地图中获取到相关的地理知识点。


在地理地图中设计到了经纬线、山体的高度、水资源的标识、人类居住的集中区域、不同资源的分布情况等等,也就是说一张地图就可以表达出很多的地理知识。
        (二)同类比较法
        同类比较法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比较方法。同类比较法多被用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农业因素、地区类型等内容的比较中。例如:我国东北玉米产地,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玉米产地结合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记忆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再以德国鲁尔和中国东北地区为例,先确定需要对比的因素:环境特征、经济特点、潜在问题以及可行性发展等。根据以上因素,列出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点和共同点。进而发现问题、研究成因和探寻解决措施。通过前期的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可以借鉴德国鲁尔的成功经验,调整现有单一的产业结构,加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发现和开拓新第三产业,促进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交通网络,加大环保行业的发展力度。
        (三)专题比较法
        专题比较法使用时较为简单,可以将同一范围内的知识进行比较学习。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可以先将概念、现象、规律等知识做出总结,让学生了解已学的知识,再把各种知识系统化,找出知识间的潜在联系。在对有共性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探究时,可以采用专题的方式展开,通过地理知识间的对比,加强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相关联的地理知识有更加系统、更加具体的了解。这样的比较可以深化学生在多种知识上的理解。
        (四)概念对比法
        高中地理课本中,课标对学生知识概念的理解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概念趋于专业化,晦涩难懂;二是大量概念的叠加记忆使学生无从下手。地理知识中有许多概念意思相近不易区分的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会将概念混淆,因此在许多知识难点的过程中,学生不但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含义,而且容易与其他概念混为一谈。例如“水力资源”与“水力资源”这两个概念,从字面意思上看两者同属于水资源的范畴,但是有实质性的差别,如何让学生有效的掌握两个概念的意思并且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别,此时概念比较法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在于“利”与“力”,“利”指能被人类控制的资源,无论是人为作用的还是自然存在的,而“力”指大自然中存在的能动资源,水利资源包含水力资源,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掌握两个概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对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我们了解到,比较法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有很大帮助,但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应用比较法进行教学的方法,要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比较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龙武通.谈谈高中地理教学[J].贵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3):80-83.
[2]刘淑梅.试谈高中地理教学的启发式[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83(06):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