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邱菜红
[导读] 物理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理科课程之一。对于物理教师而言,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习惯,与其他理科教师积极沟通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将学生进行正确分层,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邱菜红   云南曲靖宣威第八中学
【摘要】物理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理科课程之一。对于物理教师而言,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习惯,与其他理科教师积极沟通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将学生进行正确分层,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53-01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学生能力的不同层次来制定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各有针对性的教学,保证所采取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在学习过程里感受自身的价值。分层教学因为它尊重了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这一客观事实,从而按照不同的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设计,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让他们能按照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同时,这一方法还能在其他方面对学生产生有利影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地显著提升。
        一、物理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原则
        (一)物理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目前我国初中物理仍采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即整个年级所有学生按照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过程,同时按照共同的学习要求统一进行考查测试。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会导致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跟不上”的问题,很难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在我国全面实现新课改、努力推进教育公平的大浪潮下,物理教学模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进。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层次化的教学过程,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二)物理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物理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旨在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物理分层教学模式应具有以下三个原则。其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以人为本”是物理分层教学法的首要原则;其二,主体性原则。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增长知识、提升认知能力的过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物理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指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参与讨论,结合自己的所学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其三,“因材施教”原则。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同,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积极改进分层依据。
        二、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掌握学生情况,划分学生层次。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和了解学生学习物理情况,要了解学生的物理基础,还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技能、智力因素、学习品质、学习兴趣等,掌握了这些资料后,按照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参考学生的物理成绩和平时表现,临时的、可变的将学生分成A、B、C、D层次的学习小组。注意要树立好对学习的乐观心态和进取信心。同时,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内化及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层目标,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适度超大纲、超进度学习。力求准确地把握各层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优生“吃不饱”与差生“吃不了”的问题。一段时间后,层次结构可以改变,在动态中分层。
        (二)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是物理教师要遵循的原则,教师要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对学生能不能学好这门学科有很大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是影响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究的主要因素,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应满足学生的目标需求,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关键的作用,这种需求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影响很大。例如在一个班级里,大家的目标取向各自不同,那对每一个学生实现目标有很大的压制,也不可能有所创新;如学生的目标取向相同的话,就使得每个学生完成目标的动力有所加强,也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在整个教学中要通过刻意引导、抓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逐步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后作业布置分层
        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课后作业布置也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教师在课后布置作业时也要进行分层。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划分为三类,分别是基础题、中等题和难题,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基础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布置基础题,达到巩固物理基础知识的目的;对于物理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布置基础题和中等题,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对于物理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布置难题,达到提升能力,突破自己的目的。通过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的目的。另外,对于平常的物理测试,教师也要保证每一份试卷都要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深化题这三种题型,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检测。基本题是全体学生都必须会做的;提高题是供差等生选做的,但是是中等生和优等生必须会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的,但是是优等生必做的。在测试过程中有的学生会达标,有的学生不达标,教师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分析问题,对于未达标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对于达标的学生也要给予正确的评价。
        结语:
        总之,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应该针对学生实际,挖掘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全部学生都能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优化教学教程,形成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模式,真正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喜梅.浅谈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学周刊,2020(23):109-110.
[2]孙中玲,倪亚贤.融合应用App的物理实验线上教学策略[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7):49-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