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 刘晓琴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刘晓琴
[导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就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随着近几年物理课改的改革,物理实验考察已作为一项重要考察内容,使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晓琴   四川省三台县潼川初级中学校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就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随着近几年物理课改的改革,物理实验考察已作为一项重要考察内容,使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52-01

        引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尤其对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作为起始学科的初中物理,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兼具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功能,尤其值得重视。
        一、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我们应以物理实验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开物理知识的大门,调动物理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实验是神奇的、有趣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都想做实验的心理,引导学生将知识点掌握牢固并运用于实验之中,让学生乐于学习。
        例如,在《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先演示母子管实验,在大试管中注入水,将略小的试管放入大试管水中,然后提问:若手拿大试管倒置,小试管会不会掉下来?大多数学生肯定认为小试管会受重力的影响而掉下来。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接着做实验,这时学生惊奇地发现小试管不但没有掉下来,反而在滴下水的同时缓缓上升,觉得非常神奇同时感到疑惑不解。这时,教师及时点拨:是什么使得试管缓缓上升的呢?这就是大气压,学习《大气压》这节内容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如,在做《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一实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进行科学分组,并且设置组长、记录员、器材员,明确分工,指导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先将小桌、海绵、砝码、木板等实验器材准备妥当,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比较、归纳、分析……保证实验有序进行。通过实验,激发兴趣,就能让学生逐渐地爱上物理、爱上物理课,拿到开启物理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做物理虚拟实验,以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已经存在局限性。而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来说,在传授物理现象知识时,教师为学生创设物理情景,增大知识容量等方面已有局限性。当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的直观作用,以此提高物理实验的容量和实效性,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通过“三维磁感线”课件,能“看”到磁场在空间中的分布,从而让学生对磁场的认识经历了从“平面”到“三维空间”过程。这样动画的展示物理现象,从而让学生能够迅速地掌握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这就相当于让学生做一次亲身体验的实验了。
        物理知识属于自然科学,对初中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所以生硬的教学方式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单纯的理论教育会让学生感到不解和枯燥,单纯的实验教学又会让学生不知为何进行实验。很多初中物理老师要么先讲单纯的理论,然后在教导学生实验,理论和实验分开,学生并不会更好的记住他们所学的知识。一方面对于那些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心理上会比较排斥,在思想上也不知如何理解;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等到实验课程开展时,已经忘掉很多了。因而,教师应采取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边教学边实验,在实验中教导理论,让学生既不会很快忘记,也不会难于理解,更可以在理论与实验中学好物理。
        三、着眼于学生的创新,扩大实验教学的自主性
        实验过程要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全程指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设计实验步骤,独立选择实验器材,独立进行操作实验,独立设计记录表格,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尤其是能在别人看来没有问题或不可能有问题之处提出有新意或有价值的问题,体现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实验方案,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是否可行,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地修正,脑的活动不断纠正着手的失误,手的操作同时也不断修正脑的错误,手脑结合,相得益彰。因而,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手脑的有机结合是物理实验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适应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的主观要求。
        例如,在学习声音特性的内容时,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对音调、音色、响度等因素在生活中已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更加深刻。但是对本质上响度的影响因素――振幅却没有了解和认识。教师采用乒乓球和音叉进行试验,通过乒乓球与音叉接触时振动幅度大小的变化与声音响度的变化,让学生明白,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在物理实验中,有一些物理规律和知识不通过实验就不能直接直观地显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设计实验,通过生活化的实验设计让隐形的知识和规律在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得到直观形象的体现。
        四、总结
        所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将为学生在今后走上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升上高中乃至上大学学好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大力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也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探索出适合教学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许波.探初中物理新课地引入[J].保山师专学报,2000,(12).
[2]肖蓉.初中物理“实验发现法”初探[J].教研视窗,200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