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林龙
[导读]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让他们顺势走向更大的成功,做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才。另外,有效的小组合作,还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真正的体现以生为本,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其他教师实践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些许帮助。

林龙   四川省北川中学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让他们顺势走向更大的成功,做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才。另外,有效的小组合作,还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真正的体现以生为本,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其他教师实践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研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50-01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总要求学生完成这样、那样的学习任务,不考虑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案,不联系生活主动拓展知识外延。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就十分的有限,他们思维不够活跃,高考压力越来越大,厌学心理的存在,使他们创造未来、挑战未知都变得异常艰难。针对上述弊端现状的改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个性化的课堂活动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应该这样做:
        一、科学分组,合理规划小组合作
        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个人能力等因素,科学分组后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让他们在优质的互动平台上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大胆创新,更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的优化。
        另外,数学教师给学生布置合作任务、设计问题时,还要坚持着开放性、发散性原则,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会让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课堂因此焕发新的活力。比如,学习《函数与方程》一课时,我将学生按照能力分成了若干小组,每组都包括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举出问题:(1)你学过哪些函数?学过哪些方程?(2)函数与方程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3)如何联系实际,从而体验数学中转化思想的意义及价值?要求学生合作探讨标准的答案,并且带着浓厚热情开阔想象的空间,根据函数零点的意义研究二次函数的零点情况,以便在思考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在成长中成才,使后续指导工作的推进变得异常的顺利。
        二、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主动性,小组合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为。但是,教师不能过分的依赖小组合作学习,彻底放手学生自学的话,可能影响他们的积极性,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学习效果反而不好。从导入环节渗透先进的育人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调动学生合作的主动性,指引他们沿着正确道路研究相关理论,做有理想、有追求、优秀的人,未来,他们才能创造出无限可能,继而揭开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1】。



        比如,讲授《任意角》相关内容时,我以创设情境导入:逆(顺)时针转体720°,角大于360°,角、零角和旋转方向不同所形成的角,引入了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确认角的概念初步推广以后,我又鼓励学生回忆所学知识,观察生活现象,尝试把角放入坐标系环境中,更加直观的了解象限角的概念,产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布置任务:(1)小组合作分析任意角的概念。(2)小组合作探究象限角、坐标轴角、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式。(3)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于360°的角和负角的例子,从而掌握相关概念,进一步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特点。高效完成学习任务,锻炼了协作能力,解决了数学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真实而有效,更符合高中生们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三、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进行解答,若是班级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采取集中指导的方式进行讲解。此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课下的合作学习意识。例如,在学习函数后,教师布置一道函数应用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出厂价为元/件,成本为35元.因其在生产中会有污水排出,平均每0.5m3/件,为保护环境,工厂决定对污水进行处理。方案1:污水先净化再排出,处理费为2元/m3,每月排污的设备损耗费为3万元;方案2:送到污水厂统一处理,处理费为14元/m3.问:设工厂每月生产量6000件产品,在保护环境,又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哪种处理污水的方案更实用,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这一题目与生活相联系,却又要分情况考虑,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进行解题。
        四、奖惩结合,培养学生集体荣辱感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各个成员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最需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来增强学生的集体感。教师在设置奖励或惩罚时,首先要对小组的集体表现做出正确评价。例如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协调程度、学生的任务分配情况以及小组间成员的沟通频率、成员的发言情况等,以此为依据对小组表现进行评价。注重讨论的过程和学生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在讨论中注重合作,不要因为担心说错而不敢发言。教师要针对整个学生小组,而不是单个的学生进行奖励或惩罚,要强调集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辱感,也能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2】。
        “合作学习”模式为高中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合作,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积极开展小组活动,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顾红松.在自主学习中合作,在合作学习中探究――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合作学习”[J].中学数学,2013(23)
【2】莫逆.引导高效复习折射合作优势――浅谈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复习法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3(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