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戴燕辉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戴燕辉
[导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推广与运用,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日益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不仅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境,而且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 将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具有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等众多优势,是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

戴燕辉   四川省三台县潼川二小
【摘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推广与运用,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日益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不仅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境,而且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 将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具有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等众多优势,是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46-01

        引言:将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具有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等众多优势,是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局限性,极大拓展了语文教学课堂内涵,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在学业上容易出现自我放松的心态,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在各项人体机能还没达到充分发展,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很容易打扰其学习语文的效果。信息技术可以将绚烂的图片、动感的视频融入语文课堂当中,让学生在享受语文课堂美好氛围的同时去探索知识的乐趣,从而使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得到充分激发。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课堂节奏便不再显得冗长和拖沓,让课堂的节奏加快,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二)缓解课堂压力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课的压力,让枯燥的教学转换为轻松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对整个世界还充满好奇和憧憬的状态,他们在面对新鲜事物的时候会有很大兴趣。信息技术教学更有助于让学生进入小学语文的情景,降低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心理抵抗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便于信息保存
        小学语文的信息技术课件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来不断增添和修改内容,将小学语文教学的最新成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背景资料,更有助于更新学生对小学语文内容的了解方向,从而建立更为开阔的视野。信息技术设备便于操作,并且便于保存。可供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进行观看,更有助于学生去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对课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让学生更好的进入状态,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方法给学生创设情境,情境当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得到升级,也能够让学生的情绪迅速地进入到学习之中,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情境给学生带去不同的学习感受,让学生欣赏图片的同时也感受到语文学科多元化的魅力,还可以将语文课文的内容展示出来。


网络技术或者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专注于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取知识变得更为主动和热情。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蜜蜂”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方法给学生展示出蜜蜂采蜜时候的状态,也可以运用音乐播放歌曲“采百花,勤劳动”“小蜜蜂”等等,让蜜蜂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有初步的形成,认识蜜蜂从情境开始,这样再去学习后续的文章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性作用。
        (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生成学习目标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在学生了解了课文之后自然就认识哪些是自己学习中的难点,尽管在突破这些难点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可以使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去攻克难关。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询相关的资料,然后帮助自己理解文章,还可以更好的将抽象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也给学生营造出优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己去对难点做探究。
        实践教学课堂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领悟的效率和质量。将课堂能够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实践课堂贵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让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方法都以学生为主。小学课堂上,教师要体现出放手,让学生去根据已知问题去发现问题。语文课堂要多有活动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有代入感,从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能积极融入、参与到活动当中,并且认真实践、积极去思考。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仅是对相关问题进行实践操作,还可以通过观察来提出问题,通过PPT播放相关材料,对各种信息手段加以搜集。鼓励小学生积极去总结相关内容,并发现其中的奥妙。这样既可以有独立探索的成分,也可以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三)创新语文教学手段
        小学生一般对语文学习都有一个抵触的心理过程,不愿意主动去学,提不起学习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在小学阶段小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基本知识比较多,无形中给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增加了一些难度;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语文教学手段过于单调,往往一成不变,导致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不可以改变,但是教师的语文教学手段是可以不断创新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不断优化语文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不断探索语文的奥妙,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在帮小学生掌握这篇课文中的生词生字后,可以用信息技术在电子屏幕上展现出一片冰天雪地的场景,然后让小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也做一回雪地里的小画家,尝试在电脑屏幕上画出不同的小动物的脚印,看看画出来一幅什么样的画。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深度理解了文章,还提高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结语
        语文堂是一个启发思维的课堂,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必须加强语文课堂质量的塑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多媒体信息教学在当下不仅是一种技术的应用,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思路的转变。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人物,需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也要更加具备倾听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谨慎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发展,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潘映红.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教师,2018(4):93.
[2]胡严发.信息技术(多媒体)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契合、应用[J].考试周刊,2018(15):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