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陈善明
[导读] 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十分注重素质教育,高中数学作为教学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也要在其实际教学活动中推行素质教育,对课堂内容进行改革。高中数学教师若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到独立思考,举一反三。文章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研究。

陈善明   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
【摘要】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十分注重素质教育,高中数学作为教学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也要在其实际教学活动中推行素质教育,对课堂内容进行改革。高中数学教师若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到独立思考,举一反三。文章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45-01

        传统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独立思维,让学生们在学习当中逐渐形成模式化,这压制了他们的发展与成长。在整个高中教育阶段来说,高中数学对于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数学本身具备较强的逻辑性以及严密性,这也是数学思维的魅力所在。在展开相应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彰显高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具体教学时也要强化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严密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一)培养思维能力是素质教学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必然导致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成为重中之重。素质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遇挫时的抗压能力,让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试图自己动手解决,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通过对同一道题目的不同解题思路,拓宽学生的思维面。
        (二)培养思维能力是社会实践的要求
        教学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通过学习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数学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题海的大量题目,而是通过学习将解决数学题的那种思维方式运用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去。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痕迹,运用数学思维进行问题分析,最终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唯有通过亲手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悦。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优化课堂内容,激发数学思维能力
        学好高中数学,饱满的学习状态和浓厚的数学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养成之间又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兴趣促进思维的养成,思维反过来激发兴趣的增长。数学课堂之上,有兴趣的同学会注意力集中,自觉跟随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业余时间会花费精力去探索。而思索的过程也会使学生本身产生再度领会知识的效果。久而久之,数学思维会渐渐地形成。因此,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优化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亲身参与教学实践。


课堂内容的设计包含多个方面,不能单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尤其是针对高中数学这样的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老师的要求更加严格。总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参与让学生求知的欲望得到加强,数学思维能力也会逐渐得到开发。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和探索,这样,学生探索数学问题过程中可以直观地体会到思维转变过程,从中寻找一套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方法适合自己操作。要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呢,时下流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运用到课堂中来。把全班学生适当配比,组建几个学习小组,小组内学生可以相互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有思考空间,可以自主进行思考活动。如果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问题,小组内不能自行解决,要及时请教教师,教师对学生要做适当的引导,指导学生的思路,突破思维困难,寻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另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几个值得学生去探索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进行探究,尝试性地进行思考和解决,把突破困难见曙光的乐趣带给学生。例如,有这么一道趣味问题,1+3,1+3+5,1+3+5+7,让学生思考其中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学生就发现他们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这三个式子的相加,得出的结果分别是4,9,16这三个数字,学生惊奇地发现这三个数字竟然是2,3,4的平方,如果按这个规律下去的数字,再进一步的观察计算,发现了1+3+5+……+(2n-1)=n2,让学生去体验这种属于数学猜想的过程,他们不但能体会到数学的趣味之处,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深层次拓展知识,让学生活用思维
        要活化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仅仅依靠简单的书本内容讲解是完全不够的,数学书本上的习题大多数只是一个基础能力的强化,是面对所有学生的基础训练,所以这些内容是达不到训练和拔高思维的目的的。高中生大部分是要参加高考的,而高考是一场选拔,数学在分数差距中起着重大的影响,所以数学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总分,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近年来数学高考题目减少了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考查而加大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检测,所以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授课时只是把书本作为一种载体,要对学生进行思维的长度和宽度上的训练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所要求的学习内容。在长度上学会挖掘题目内容的深层次内涵,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活用思维,达到最大的准确率。在宽度上要尽量延伸学生的知识储备,保证学生在遇到一些艰涩少见的题型时能够从容面对。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教学应加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力度,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行素质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深层次拓展知识等措施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更大的思想空间、充足的思考时间,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仲名.云课堂:高中数学教学的必要转型[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9):233.
[2]宋多.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归因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