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生高中数学自学能力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余莉
[导读] 数学课程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对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自学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想象体系,因此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提升思维逻辑的分析能力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大有裨益,本论文正是基于此,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了分析。

余莉   陕西省富平县职教中心  陕西  富平  711700
【摘要】数学课程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对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自学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想象体系,因此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提升思维逻辑的分析能力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大有裨益,本论文正是基于此,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75-01

        高中数学新课标改革中的一个基本理念以及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所改进,使学生可以学会自主的学习,这样有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一、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传统的教学活动的弊端是: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要学会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有时,课堂就像一个“大茶馆”,学生学的主动性大大激发了教者教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也更加有活力、有生机。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数学课程的热点问题。数学课程就具有活动性的特点。教师以数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学习活动。教师也可以提出开放性课题任务,进行开放性教学活动,提倡一种有愉快感、充实感的课堂。数学课程要加入制作、体验等活动,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丰富对它们的感性认识。
        二、要认真听课,创新思维的见解
        第一,要在自学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听课,在急于想找到问题答案的欲望的驱使下,听课效率一定会很高。第二,即使你感到上课之前这节课的内容都会了也要认真听,听老师是怎样对这些问题进行描述的、讲解的,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的。因为老师简洁精准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严密的推理正是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样下来你一定会感到这节课确实受益匪浅。第三,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其他同学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手势、表情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地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重点。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问题的。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把握自己所学的知识体系
        当学生拿到一道题目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求他们做的并不是提笔就开始解答,而是要教会他们分析问题,在分析中看到解答时需要面对的一些难题,甚至一道题会有很多种不同的解答方式,那么运用哪一种方式才能又快又好的解答出来呢?这就是考验学生的分析能力的时候了。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方法,而这种能力也是我们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必经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这种分析能力,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给学生回答问题、质疑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认识一个新定理、新公式、新难题之前,先分析一下这个定理、公式、难题的来源,组成方式等一切可能的解答方式,给他们一些质疑的机会。我们都知道,往往一些新事物的发现都是那些敢于提出质疑的人们大胆创新的结果。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性思维能力,能让学生在一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看到该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学会从整体上把握自己所学的知识体系。
        四、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人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赖以生存的能力的一种,是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人们所必须依靠的重要能力。高中学生已经处于慢慢成熟的阶段,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再依赖于家长和老师,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自己做出相应的选择、对策和决定。但在学习上,他们还是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对于一些教师讲授的数学定理,很多同学理解的深度还是不够,很多学生也缺少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他们有的会求助于老师,求助于自己的同学,却很少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寻求答案。这里所说的独立思考,并不是要学生不去找老师,找同学解答,而是要求学生在去找老师和同学解答前先自己静静思考,考虑各种可能性,因为有时候自己想通的道理往往比别人讲授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五、学生要找出学习方法,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学生要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在中学上学时,由于年龄偏小,学习能力较弱,需要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生慢慢的跟着老师讲的学。到了高中阶段,学生所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的数学知识都发生了变化,对学生来说,能否找到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他们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学生需要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正确学习方法,着重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的信念,提升他们对课本预习和复习的积极性,端正自己的学习状态,课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课下要勤奋的独立做完课后作业,积极的应对各科功课的测验、考试,努力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时,首先要分析学习方法的指导细节,并且要思考怎么去实施这种指导方式。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能够操作、科学使用的学习方法。在针对大部分的学生自学时,老师可以指定一些阅读书籍和资料,这些资料的内容范围要相对宽广一些,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资料多一些,最好能覆盖一些后面的讲课内容,方便学生提前预习一下。只有多多的阅读,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总之,高中数学“自学、展示、讲评、反馈”四环节教学实践研究中,学生自学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学习是教师需要关注的,笔者经过实践研究,发现要想让课堂活起来,就要鼓励学生学会自学,让学生发挥主动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如何指导学生提高高中数学自学能力的探索陈中照《东西南北:教育》2019年
2.高中数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何葵凤《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