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跑步训练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张永和
[导读] 学生在初中体育学习的过程当中,以身体锻炼为主,主要目的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等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应对各样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更好的完成学习。体育训练最重要的项目是跑步训练,学生在初次接触跑步的过程当中,应当首先把握跑步要点和跑步要素,通过适当的热身和慢跑,再进行高强度的跑步训练,让学生能够避免拉伤肌肉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

张永和   四川省绵竹市汉旺温州加园栋梁中学
【摘要】学生在初中体育学习的过程当中,以身体锻炼为主,主要目的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等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应对各样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更好的完成学习。体育训练最重要的项目是跑步训练,学生在初次接触跑步的过程当中,应当首先把握跑步要点和跑步要素,通过适当的热身和慢跑,再进行高强度的跑步训练,让学生能够避免拉伤肌肉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
【关键词】初中教学;体育教学;跑步训练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60-01

        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育训练项目以跑步为主,通过跑步,学生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更主要的是掌握相应的跑步,要能够为之后的长跑检测打好基础,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在跑步训练之前掌握跑步训练的要点,并且能够积极的进行持续性的训练,最后通过跑步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初期,教师应当让学生首先了解到跑步所能给身体带来的各样好处,并且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明确告诉学生,强身健体也是学生应当学习的一门功课,并且更好的身体能够让学生在于未来面对更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时,能够让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定。
        例如,在第一节体育课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待在班级当中,并非是在操场上。在班级理论授课中,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体育课程的感受,并且让学生能够奠定跑步的理论基础。在初次跑步训练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让学生明确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提高对于体育训练的意识并且能够积极的进行参与。通过黑板或者多媒体等不同手段,让学生了解到强身健体的好处和跑步训练的必要性,由此激发学生跑步健身的积极性和动力,同时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设置,让学生能够在跑步训练的过程当中提高自己的动力,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训练中。同样教师应当对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状态进行建议和要求,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并且有较为准确的目标能够给予学生参考,让学生能更努力的通过训练达到目标。



        二、明确教学步骤,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确保学生在跑步之前能够清晰掌握跑步要点,让每一个学生在进行长跑训练之前,都要做到充分的拉伸和热身,让肌肉舒展开,避免在跑步过程当中因为剧烈运动而导致肌肉拉伤和肌肉酸痛等不适情况。学生明确跑步要点是在课前和训练中逐步通过实践进行感受。在课前应当让学生能够积极的进行,跑步姿势的调整,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和最为安全的跑步姿势。进而,教会学生如何在逃跑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呼吸频率和呼吸节奏,并且能够让学生先适应短跑,再适应长跑可以先从300米开始再逐步调整到500米,最后到800米甚至于1000米。
        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技能和体能,学生在跑步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急躁迫切的心态,希望自己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跑完全程。但跑步训练时十分枯燥且是漫长的过程。那么学生应当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训练模式,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实质条件和水平制定不同的方案和步骤。在此过程当中,也应当增强自己的抵抗能力和体育能力,最终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和跑步成绩,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在学生进行试验阶段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在进行小组分段跑的过程当中,针对性指出每一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让学生自己首先进行调整和改善,最后在跑步过程当中逐步改善自己的问题和状况。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到训练当中,并且能够积极与教师互动,才能得到更好的反馈和结果,让自己的体育训练更有成效,并且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锻炼自己的纠错能力。
        三、明确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不仅仅限于跑步比赛这一个简单的项目,应当将跑步形式多样化。可以转变为游戏等不同形式让学生能够积极的进行参与,在进行游戏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体育比赛的乐趣,更可以让学生积极的进行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跑步训练和体育锻炼。
        例如,在学习跑步要素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分为两两一组并且进行比拼,两个人进行石头剪刀布的猜拳输的人需要将一个人背在背上,并且跑向终点。赛道可以设置为50米到100米不等,跑到终点后,两人再次进行猜拳,并且进行三个回合的跑步,最终跑到终点的一组获胜。将跑步变为趣味性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提高自己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让游戏与跑步进行相互结合,改变传统教学的形式,正面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明确锻炼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学生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学生应当在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当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不仅需要学生有学习体育的动力,更重要是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结合学生各方面进行训练和教学,才能真正的做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战胜对体育训练的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吴炳华.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的应用[J].田径.2019(04)
[2]吴海兰.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