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宋平秀
[导读]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围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分析。

宋平秀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川口寄宿制梭坡小学  626300
【摘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围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57-01

        现在中国教育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教以生为本。”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与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
        2.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
        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


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
        三、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果学生主动性越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
        “学以思为贵”。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2.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省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检查、促进。教师要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深入到小组中,以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题目形式稍有变化往往会影响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甚至失误。设计一题多想,同一问题多种解决等,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学理念较为陈旧,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等等,这限制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增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需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性格特点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还需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如此一来,就能够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玲.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性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5: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