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生精准阅读途径和方法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李兆胜
[导读] 阅读是开启孩子们通往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陶冶情操,认知到大千世界的美好,通过阅读学会更好的与人交流,通过阅读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广泛的无效阅读只会浪费孩子们宝贵的时间,更严重的会使得学生误入歧途,心生恶念。立德树人的真正意义,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师在语文阅读课上要培养学生有家国情怀,给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落在实处。

李兆胜   辽宁省大石桥市实验小学  辽宁  营口  115100
【摘要】阅读是开启孩子们通往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陶冶情操,认知到大千世界的美好,通过阅读学会更好的与人交流,通过阅读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广泛的无效阅读只会浪费孩子们宝贵的时间,更严重的会使得学生误入歧途,心生恶念。立德树人的真正意义,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师在语文阅读课上要培养学生有家国情怀,给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落在实处。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立德树人、小学语文、精准阅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93-01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1、培养正确的道德观、树立高尚的人格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2、国家振兴、民族崛起的基础。
        二、小学生精准阅读教学的问题改正
        1、纠正学生的认知错误
        阅读并不是语文学科的专有名词,其实它是超越学科的。语文中有阅读、政治中有阅读、历史中有阅读,甚至是学生们普遍认为的纯数字的数学学科也是有阅读的。所以,阅读学习不局限于语文学科、阅读考查也不局限于语文考试。因此学生们要建立大语文观,阅读会随时随地发生,不受学科限制。
        2、改变教师自己的认识错误
        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到底教什么?之前一直认为阅读就是教方法,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于自己的阅读实践。现在看来,这个答案并不对,或者说并不完全正确。随着“立德树人”思想的提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根据我们的语文素养的核心-建设和使用的语言,思维和发展,提升审美和创造力,文化传承和理解来进行。我们还应该指出的识字阅读核心语言教学,就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由知识篇目的教学转向核心素养的教学”
        3、改变教师自己的行动偏差
        统编教材一个突出特点是它采用“双线组元”(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单元结构,教材结构静态的学习内容变成动态的学习过程。因此我要改变之前单篇的教学,而应有大单元、大概念的教学设计。进行资源整合,尝试进行项目学习、群文阅读,落实一课一得。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语文而不是教材教学语文。
        三、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生精准阅读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何况阅读本身就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这个习惯就应该从小培养。例如孩子喜欢动物,就为他入手几本动物小说;孩子热衷科学,就用科普类的杂志或者工具书满足他的好奇心;孩子是手工达人,那就来一套艺术创意书,用书中不同的视觉体验,给孩子的童年更睿智的艺术教育。不是只有纯文字类或文学书籍才叫做书,只要是能给予孩子美好体验的书都可以入手,不要拘泥于形式和内容,阅读不是一件苦差,它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一种放松的方式,所以首先要让孩子对阅读感受到轻松愉悦,再来谈习惯养成的具体问题。


有效的阅读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从童话故事到寓言大全,我们从小都在接触阅读,感受阅读带给我们的变化,到小学阶段,我们的阅读范围开始变宽,阅读题材也逐渐增多,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新闻等等,从刚开始的阅读要求只是有趣味性,到后来我们对阅读的要求变得更高,小学阅读教育也要注重阅读文本对学生的思想启发性,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这一过渡阶段。
        2、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性策略
        (1)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好的让学生走进文本所营造的故事情境,同时教师也要做好课前的阅读讲解,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充分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和目地。通过电影或者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在观看的时候了解故事情节,比如在讲《田忌赛马》一文时,老师可以播放有关这篇文章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更只直观的感受到田忌的聪慧过人。研究证明,学习是眼耳手脑共同参与的过程,只用脑的学习印象不深且会更快遗忘,所以我们要打造多元化的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2)提高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比如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想法,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巧妙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陷入思考,从而有阅读的欲望,比如在上《手指》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老师可以提问: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这样学生会带着问题阅读,饶有兴致的从文章中寻找答案。提高学生自主性是让学生主动带着思辨的思考方式阅读文章,打造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同时也要注重课外阅读的延展性,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课堂上的重点教学加上课外的辅助培养,才能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现在是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社会,小学家长可以微信建群,将孩子所读的文章进行分享,孩子也可以课外跟小伙伴讨论,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3)推荐读物,由简到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西游记》,在给学生们推荐白话文版的西游之前,可以先以绘本版的《西游记》为阅读导引。绘本里的世界是更有视觉冲击力的,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绘本中的人物形象设计得圆润生动、憨态可掬,这可能是史上最可爱的孙悟空了。这样处理人物形象,首先可以把与孩子生活相去甚远的世界名著拉到我们面前,用这种“萌”态十足的形象勾起孩子们走进名著的欲望。人物形象的可爱与水墨画的凝重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冲击,这种冲击很有魔力,不仅赋予了与众不同、耳目一新的观感,也更有助于绘者利用画面来凸显人物的情绪,特别是著名的一些桥段和情节都涉及到了,也会有利于他们完成从绘本到纯文学阅读的过渡,情节是一条引导孩子走向文学阅读的牵引绳。在孩子从画面吸引跨越到故事情节吸引之后,我再导入白话文版的《西游记》,这时文字多、无配图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阻碍孩子进入文学阅读的绊脚石。
        (4)教师要传授正确有效的阅读技巧,比如在拿到一篇文章之前,要提前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写作意图和目的,然后才能对全文有所掌控,标出段落大意,写出主旨,对文章的阅读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最后总结全文,写出作者写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写出自己的读后感,这样才是对一篇文章进行了有效的阅读。同时,教师也要时事的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产生的新颖奇特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打击和否决,这样只会降低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四、结语
        本着立德树人的理念,除了紧抓学习,还注重发现且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玩中乐,玩中学,玩中聊,让孩子们从本质上爱上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策略当然也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作为父母也应该经常鼓励学生多阅读,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把关孩子的课外读物,不能让孩子读一些不良读物侵蚀孩子纯洁的思想。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有效的阅读方式让学生体会阅读的魅力才是教学的重点。立德树人,应该是润物无声。主要是培养: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立德树人”的教育必须是语文的,是通过自然熏陶,能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的,不是贴标签的。
参考文献:
[1]黄厚江.把立德树人植根于具体的语文教学中[J].人民教育,2018(07):50-53.
[2]蔡勇.语文阅读与鉴赏课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N].发展导报,2019-04-16(019).
[3]侯桂玉.立足特点以文化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J].内蒙古教育,2020(13):3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