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纳桂梅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纳桂梅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系统学校教育的起始点,学生在这期间培养的各种能力、学习的各种知识以及接触到的各种教育方式都将会对其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个阶段,培养出水平比较高的学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最重要的一个任务,一旦将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提升到一定的层次,不仅会使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如鱼得水,甚至在初中、高中阶段都会受益无穷。如何培养学生与数学思维有关的能力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一线教师

纳桂梅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西路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系统学校教育的起始点,学生在这期间培养的各种能力、学习的各种知识以及接触到的各种教育方式都将会对其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个阶段,培养出水平比较高的学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最重要的一个任务,一旦将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提升到一定的层次,不仅会使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如鱼得水,甚至在初中、高中阶段都会受益无穷。如何培养学生与数学思维有关的能力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一线教师们也在不断探索、改进各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80-01

        在小学教育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是整个基础学科的重中之重,小学数学是引领学生们认识数学,走进数学的开始和开端。在此前提条件下,小学数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们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深入解读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无聊又重要的过程,所以需要数学老师们的精心备课,严谨教学,培养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能力。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课堂上,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即时感受,再加上小学生年纪尚小,很多小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的枯燥讲解方式,只会让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课堂上,学生们不专心,听不进去,教师的教学就会收到阻碍,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质量也就上不去。
        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入学习和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把握教学方向,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时刻和学生保持友好的沟通和交流,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平时的沟通和交流学习中,以身作则,榜样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让他们意识到学习不是老师硬逼他们掌握知识的一个过程,而是探究知识,满足自己求知欲的一个途径和渠道。
        2开展数学小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小,很多学生没有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爱贪玩,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因此,教师首先就要充分了解这个年纪的学生所具有的身心发展特点,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教学计划。


小学生爱玩,在平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活跃思维的小游戏,比如说,让同学们来数一数教室里面有多少个人,又有多少个男同学,多少个女同学,然后让学生们仔细观察一些周围的同学,然后向他们提问:“你的同桌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你同桌的旁边又是谁?”诸如此类的小问答,都可以当作教学开展前的活跃课堂手段。总之,要想在教学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身上,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路上最好的老师,只有他们对这门学科感兴趣了,他们才会跟着教师的思路,一步步配合教师的教学步骤,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丰富数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
        小学生爱玩是天性,教师不能打压他们的天性,要把学习和玩乐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乐中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会才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教师要多开展丰富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为目标,设计有意义的探究课题和活动,让学生们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在给学生们讲解完活动规则之后,让他们自由组队,形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只是从旁协助,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学生才是主导者,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协助,不能过多的干涉学生的活动进程,尊重学生的思维想象,尊重学生提出的疑问,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养成勤思勤学勤问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既能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能和同学们建立起友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4合理安排思维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俗语说,光学不练假把式。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如何练习,更要学会如何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孕育着数学,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去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学会生活。在数学教学时,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相关的思维训练,以此来检验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高低。比如说,学生们经常在看见家长们去买东西和卖东西,买卖之间,就会遇到算数的问题,然后向学生提问:妈妈给你10块钱,要你去买一瓶酱油,一袋盐,你还剩下多少钱?然后让学生们回答。当学生们回答之后,可以逐渐加深难度,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他们思考问题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探究。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养成思考的好习惯,通过长期科学合理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有着显著地提高。
        总之,小学数学是学生构建整个数学大厦的基底,而在小学期间能否培养出与各个年级的数学知识相匹配的思维能力,关键在于这个地基是否牢固,同时,它也决定着数学大厦的建设能否成功。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探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郭艳.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浅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