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策略 陈倩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陈倩
[导读] 在高等英语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在课程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些策略。

陈倩    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
【摘要】在高等英语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在课程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些策略。
【关键字】高中英语教育;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113-02

        如今,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教育已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作者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认为学生普遍缺乏理解和理解传统文化的能力,有些学生鄙视中国传统文化,却盲目崇拜外国文化。诸如所谓的“韩流”之类的流行文化开始影响儿童生活和价值观的前景。年轻人中传统文化的丧失使人们不寒而栗。将传统文化纳入日常教育对于深化教育改革进程至关重要。
        大多数人认为,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母语教育。这在中国和历史上都特别重要。但是,作者认为,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中学英语教育中,通过利用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冲突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性并激发高中生去做。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可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1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它有助于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高中水平是塑造个人世界观和生活价值观的重要一步。Singer(1987年)说:“如果一个人不了解他的母语文化,就很难真正理解其他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它丰富而深刻。“辩证”,“中庸”等的意识形态含义。这些感觉对于健康的感觉和完美的人格至关重要。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具有人文特色。在英语课上渗透中国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且学生在文化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中的思维可以加深。其次,它有助于减轻中国的“文化失语”现象。一方面,中国文化不能用英语表达,因为它不涉及英语词汇。当今的高中生很少使用英语与他人交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大多数交流都仅限于官方语言,但是一旦涉及到传统的中国文化,就很难加深了解。另一方面,西方文化无意识地渗透到年轻学生的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学生则忽略了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这导致学生缺乏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外部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教育中渗透中国文化有助于学生发展和继承中国文化。
        2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2.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国家的文化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世界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等英语教育中,学生还必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是传达文化的重要方式,数千年来,传统的中国文化已遍布全球。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高中学生还需要学习语言以加强文化交流。
        2.2帮助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高中生正在塑造他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在高中英语课程中,可以感受到西方文化的魅力。同时,学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许多学生想参加西方节日并吃西餐。在高中英语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3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3.1充分挖掘教材价值
        在高等英语教育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并且西方文化在许多英语来源中都有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内容,丰富内容。例如,在解释西方节日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比较解释来适当地扩展传统中国节日的内容。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丰富他们的知识保存能力。此外,许多高中英语教科书也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设计,教师可以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深入解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扩展,使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当学习“Travel Journal”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显示国内外的著名建筑物和景点,包括中国的长城,兵马俑和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显示了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以正确的态度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培训,使学习西方文化的学生可以继承一些传统文化,更好地履行其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3.2充分利用实践
        学习英语的学生需要做大量练习,以巩固学习成果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通常会接触许多类型的学习材料,教师有效地使用这些问题材料可以有效地向学生传达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对学生的运动数据和积累的材料进行分类,认真选择有助于他们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按时补充学生的知识,以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3.3充分利用写作
        写作教育是高中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教育联系向学生传达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之间的语义差异。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词汇,词组和英语表达经常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教师应自觉地指导学生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以便学习正确的表达而不是完全解释其字面意思。例如,短语,“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的意思是“教鱼如何游泳”。在中文中,它的意思是“班门弄斧”。其次,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育并采用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小组讨论后,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此时,教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纳入思维导图,并让学生填补分支机构。在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写作。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写作技巧。
        3.4充分利用课堂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有意识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例如,当举办24个节假日或中国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与课堂教育有关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育中,老师可以组织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学生比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记住有关英语版本的《唐诗》和《箴言》的竞赛,并组织针对中国文化的知识竞赛活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英语短篇小说的形式表演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限于课堂,除课堂教育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扩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自主学习,开拓视野,巧妙地指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4开展课外活动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育不仅应限于教室,而且应扩展到高中生的生活。教师可以通过文化知识探索来安排课后作业,这些知识是现代科学技术,互联网和杂志的基础。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特别是繁体中文文学的英语翻译,并用英语写作后感到。还可以进行各种课外活动。例如,英语演讲比赛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了“哪些中外文化对我影响最大?”消除陷入困境的英语学习的尴尬境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使他们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英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高中生不仅学得很好,而且甚至不知道英语是做什么的。高中英语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英语知识以应对考试,而且还需要找到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的方法。这需要老师的智慧和耐心,以及学生的理解与合作,值得所有高中教师探索和实践。
        5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方法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和学习热情。那么,如何具体地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灌输中国传统文化呢?笔者将会从三个教学环节入手,举例说明。
        5.1.课前学生的presentation环节
        很多高中英语教师会在正式上课前留出3-5分钟让一个学生在全班面前做presentation。这个环节可以很好地被利用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可要求学生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小报告,任选具体话题。
        这样,学生往往会选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涉及面很广,会包括成语Chinese Idioms,唐诗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儒学Confucianism,道学Taoism,中国菜Chinese Cuisine,二十四节气The 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传统节日Traditional Festivals,民俗Folk Customs等。讲的同学收集资料,写成稿子,准备演讲,对所讲内容必定印象深刻;听得同学不仅能锻炼了自己的听力,还能了解到多彩的文化,真是一举两得。
        5.2.阅读课的热身或导入环节
        在某些阅读课的热身或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开动脑筋,联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地方。例如,讲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用英文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Spring Festival,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乞巧节Qiqiao Festival等。
        另如,讲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中“Ann’s best friend”一课时,教师可在热身环节让学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孔子(Confucius)在《论语》(Confucian Analects)中所说的“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教师可先让学生将此句译成英文,再分小组讨论最佳译法,最后由教师提供名家译文(Friendship with the upright,friendship with the sincere,friendship with the man of much observation:these are advantageous)以供学生参考。这种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儒家文化,对翻译儒家经典产生信心。
        再如,讲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一课时,教师可在导入环节简要介绍俄国在战争中遗失的传奇建筑琥珀屋,再让学生联想我国是否也存在类似琥珀屋的文化遗产。大多数学生会想到圆明园,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说出圆明园的英文名称(the Old Summer Palace),并引导他们对比圆明园与颐和园(Summer Palace)翻译方法的区别。接着,教师可展示几幅圆明园未焚毁前的图片,让学生用英语讨论圆明园的建筑风格特点(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道教建筑的特点)。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英文讲述圆明园的遭遇,并据此推测琥珀屋的命运,引入对正文的阅读。
        5.3.课堂学习中的点滴渗透
        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根据具体情况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授课时若碰到国外的某些习语或谚语,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出与之相对应的汉语表达。例如“Great minds think alike”就是“英雄所见略同”;“Look before you leap”就是“三思而后行”;“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就是我们说的“物以类聚”。再如,若授课时涉及西方诗歌,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联想唐诗,比较中英诗歌在押韵方法上的异同;若涉及英美文化中的色彩,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含义,并鼓励学生辨别二者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讨论出其背后的深层次文化根源。
        6结论
        总体而言,将传统的中国文化渗透到高中英语教育的学生中实际上很重要。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学生在继承世界的同时学习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的使命是更好地实现高中英语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育斌,温惠良.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88-89.
[2]范翔宇.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9(02):54-55.
[3]曹小珍.探讨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