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张远海
[导读]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九年级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张远海    四川川省德阳市中学
【摘要】“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九年级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103-01

        初中化学是从初三开始学习的,学生经过初一和初二两年的学习他的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态度都已经有所定型。作为一个新的要学习的学科,怎么样能让学生喜欢上,并能认真的去学习是一个非常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我们知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而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使学生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比如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教师还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学生获得知识需要以教师为中介,因此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故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兴趣的首要条件。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和谐宽松的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为此,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



        三、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化学的印象
        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是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典范,在日常的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既可以为生活带来便利,也可以解释生活当中存在的许多疑惑,让自己的阅历更加饱满。所以化学教师要适当地结合学生生活当中的热点和趣事,使化学的教学环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做到让学生的化学意识逐渐增强,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学习化学的趣味性和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较强的实用性。例如:大家都知道家中常用的电灯泡能够发光发亮,能够给黑暗的世界带来光明,就是由于电灯泡接入电线并插入电源之后才能够保证它发光发亮。但是学生一定没见过不用接入电线就能够发光的电灯泡,可它的确真实存在着,因为化学教师放在架子上的灯泡并未接入电线就发亮了,这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原来不用电的灯泡之所以会发亮也是灯泡内的化学元素产生化学反应才形成的现象。化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化学知识引领学生去解答不插电的电灯泡发亮的现象,让学生更加理解化学知识并且学以致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许多状况的发生都可以通过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解释出来,进而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帮助。在化学的教学课堂中,通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与认识,在实际生活中,当家里遭遇停电的时候,就再用不用担心没有照明设施了,因为化学知识的运用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明。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再如“化学游戏晚会”,可以把所学过的化学知识编成各种节目:如相声、小品、魔术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巩固书本知识。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化学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分门别类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举行化学竞赛,这也不失为一种加深巩固知识的好方法。
        结语: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能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化学、学好化学,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杰.论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01.
[2]沈莉莉.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知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