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杨静娴
[导读] 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点工作,对提高小学生音乐审美意识和学科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方法,从做好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情境,融入信息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谈论。

杨静娴    四川省南充市涪江路小学校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点工作,对提高小学生音乐审美意识和学科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方法,从做好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情境,融入信息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谈论。
【关键词】小学音乐;鉴赏能力;理论知识;情境;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99-01

        接下来,本文将结合自身小学音乐教学的经验,对培养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谈几点个人经验和看法。
        一、做好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鉴赏不是简单的聆听几首音乐曲目,而是在准确、深刻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对音乐声音辨别、感受,并逐步形成的情感体验,以及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把音乐作品内涵在内心创造性地再现,并对音乐作品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价。这其中,具备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是音乐鉴赏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如果学生音乐基础理论不扎实,对音乐乐谱、乐器、旋律、节奏等知识缺乏了解,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将只是浮于音乐作品的表面,无法深入感受音乐的内涵和情感。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必须要做好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传授给小学生鉴赏音乐的技巧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水平和能力。当小学生具备了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之后,他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会走入音乐中的情感世界。
        进行小学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一是,立足教材课本,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打好音乐鉴赏的基础。使小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能够准确分析音乐作品,并形成一个正确完整的认识,体验其中的审美元素。应结合音乐教材和教学大纲,给学生深入讲解音乐识谱、音符、节奏、节拍等知识,提高学生辨别音乐曲调、音色以及音准的能力。二是,音乐教师要与小学生共同鉴赏。音乐教师要主动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同欣赏音乐曲目,共同讨论和评价。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音乐乐理知识,非常有助于扎实小学生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情境
        小学生比较好动、好玩,一般都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其思想受到周围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也比较大。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应为学生营造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欣赏、鉴赏音乐的兴趣。在愉悦轻松情境的带动下,小学生的视听感官被充分激活,触发他们聆听音乐作品的灵感。会静静的用心去品味音乐,体验音乐,深刻了解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继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以小学音乐《西湖春晓》这首欣赏曲目教学为例,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合唱歌曲,歌词充满了画意诗情。在聆听欣赏中好似小船在湖上飘荡的感觉,形象地表现了“人在镜中喧,船在画里摇”的意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歌曲《西湖春晓》的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走进西湖,了解西湖,随音乐节拍轻轻晃动身体,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借助音乐、诗歌、绘画和摄影等文化艺术作品,营造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轻松愉悦学习情境,增加学生对西湖风光的了解。在优美的情境中,大家仿佛正荡舟在西湖之上,细致欣赏着西湖的美丽景色,并让学生完成聆听合唱歌曲《西湖春晓》,感受歌曲情绪清新、柔美,以及描绘的西湖景色之美。一边听一边随着音乐哼唱,并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让学生深切感受歌曲所营造的意境和艺术魅力,了解与西湖有关的音乐与文化,喜欢上江南音乐,进一步开阔音乐文化视野。
        三、融入信息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虽然是一门听觉的审美艺术,聆听是鉴赏体验的重要途径,但是其营造的美妙感受充满着丰富想象和联想,有着很强的画面美和意境美。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其结合了声光、图像、色彩、视频等,可以生动形象的表现和展示知识内容。能够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大大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习体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可以把信息多媒体技术巧妙融合其中,把音乐作品中的声音、节奏、乐谱、画面结合到一起,生动形象的演播给学生观赏。让小学生一边聆听优美的音乐,一边观赏生动的画面,把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充分激活他们对音乐作品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丰富音乐欣赏的体验。
        比如,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哪吒再生》这首音乐欣赏作品,是美术动画片《哪吒闹海》的一个片段。主要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不同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音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进行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教育,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听觉力和想象力。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给学生播放动画片《哪咤传奇》片段,向学生介绍这部动画片讲述的故事,并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乐曲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乐曲,充分激活学生大胆想象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及记忆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有助于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受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感悟音乐之美,丰富小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意识,促进音乐审美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珊.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61.
[2]陈晓丹.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45-47.
[3]易慧燕.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9(23):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