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教促我成长——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孙美赞
[导读]

孙美赞   陕西省礼泉县东关小学  陕西  礼泉  7132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126-01

        今天下午刚刚参加了县级教学能手大赛,本应该上完课回来好好休息一下,可是怎么也睡不着,不由得自我反思:1.感觉自己的课设计的没问题,但是上的有点急躁,竟然出现了两次口误;2.本来平时稳稳当当的人,上课也有条不紊,从不拖堂不提前,今天却变了个人似的,时间没到就匆匆结束了,可能是因为课堂无学生吧。不过教学过程完整,环节齐全。3.本以为是先讲课后说课,其实是先说后讲。
        天气闷热,中午12:00从家出发,儿子见我这两天忙着准备课,中午又没午休,主动要求骑电摩送我去参赛,我倍感欣慰,看来他很支持他老妈上进。多亏儿子送,否则还真半天找不到实验初中。
        12:30进入休息室抽签,抽了个2号,还好,没等几分钟就被叫到备课室。12:50抽课,没想到竟然抽的是四年级下册 Unit1 Our New House 第一课时单词教学,事先预设的都是课文对话。写教案和说课稿大概用了一个小时,然后我自制了几张单词卡片,多亏我提前准备了白纸和彩色粉笔。
        2:10分左右我出了二楼备课室,想找卫生间,工作人员说一楼有,结果没找到,只好直接上四楼,去往上课的教室,因为按安排2:20开始上课。哎,上楼上的气喘吁吁,看了一下表,时间还没到,想在外面稍微缓一下,却被评委直接叫进去了。评委问我是几号,我顺口说了个No.2,她接着又问哪个学段,我答:小学。我说Good afternoon, judges.May I begin?她说“先说课”。我问“先说再上?”她点了点头。然后我就直接开始说课,看着刚写的全英说课稿,感觉说的还比较流利。(因为提前准备的已经基本背过的说课稿不只是针对单词教学的,所以重新写了一个。)
        说完课还没来及缓气,答辩问题就来了。


坐在中间的主考官问:How do you do your school based research and study?”因为我注意力还没转移过来,所以后半句几乎没听到说啥,只好说“pardon?”还好她重复了一遍,我算抓住了关键词school-based research,然后就回答:“ The first one is teaching reflection,The second one is peer coaching,And the third one is professional leading.And I often do from these three points.”因为之前听过来人董老师说,答辩提过这样的问题,郭老师也说最好准备几个校本研修方面常用的词语应对。所以就用上了。可是听了我这样笼统的回答,她显得不太满意,让我再说具体点。于是我又补充说“For example, I often talk about the lesson  with  my partner after class.And I often listen to some good lessons.”由于问题有点促不及防,现在才发现当时可能忘了说to,lesson 也忘了加s。平时上课整天给学生强调的问题,自己竟然也犯了。反正就这样说课答辩环节就算过了。因为一直以为先讲课后说课,而事实却是相反,其实也应在预料之中,因为评分表上就是说课在前上课在后。
        接下来就进入最重要的环节上课了。一开始导课时,我就出现了口误Where do the fish live in? 一不小心多说了个in,我分明看见主考官立刻就听出来了,她转过头看了一下她左边的评委老师。此时,我的大脑好像短路了,有点语无伦次,口是心非了,纠错时竟然把Where do the fish live? 的fish误说成了dish,不过立即改正过来了。接着按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比较急促地上完了课,因为我也当过评委,理解评委的心思,尽量不要拖泥带水,主要看基本功和教学设计。临进结束前又出现了一次口误“Please draw a picture about a new house what is you want?哎,What do you want?不知怎么竟然说成了What is you want?哎,真是大脑错乱了。
        每次上完课,做完事都要不停反思是我的一大习惯和毛病。想好好睡一觉把这两天没睡的觉补回来,可是怎么也睡不着,所以就躺在床上把今天上课的经过在手机上写了下来,也算一个纪念吧。
        至于结果,就顺其自然吧,反正已经这样了。大热天,本来正午休的时间我却在高度紧张地备课上课,脑子不短路不出问题才怪呢!再想想,最近几年自己确实有点职业倦怠感。这次如果不是学校推荐,还是懒得报名参赛,报名后也是临时突击准备的。
        总而言之,这次参赛使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及“厚积而薄发”、“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的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自己确实有点懒散轻浮,做事没有以前那么严谨,达不到精益求精;还有对我来说,高效率的工作一定要在高效的时间段完成,事前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而最重要的感受就是,作为教师,平时一定要不断为自己充电,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各方面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到关键时候左右逢源,彰显胸有成竹的魅力。
        活到老,学到老。趁着现在年龄还不算太大,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努力朝着心中的目标奋斗,不徘徊,不犹豫,相信每一份付出都会得到回报。不断学习,不断历练,不断沉淀,这才是人生的意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