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小学美术课堂“流行用语”的反思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徐琼
[导读]

徐琼   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柘里渡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122-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到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教学理念正在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一线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多元思考、自由表现方式来参与美术学习,由此产生了不少的新课程环境下的美术教育人本主义的急切回归和学习方式的拓宽,同时也是对学生个体和个性的尊重,但是细细品味其中的一些做法,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深地反思。
        一、小学美术课堂“流行用语”片段与反思
        【流行语一】:“看了这些作品你想到什么了呢?一起来小组交流一下吧!”
        现象:教师话音刚落,学生齐刷刷地举手或四人小组,你一言我一语,人声鼎沸,学生交流场面极为热闹,然后是小组汇报,一番热情洋溢的教师点评,听课者也觉得学生开展交流与合作,合作意识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样的合作交流真的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体现了合作的理念了吗?合作交流在这里体现了多大的价值呢?事实上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合作法上的偏失。



        反思一: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对培养独立与倡导合作两个观念怎样把握是合适的?
        独立精神与合作精神都是良好的人际品质,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良好途径,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既有“独立”,又有“合作”,“独立”中有“合作”,“合作”中体现“独立”,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上做出正确的分配,一个对学生没有什么挑战性可言、能独立达成的教学目标,还有“合作交流”的必要吗?
        反思二: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把握关注学生整体和个体的关系是恰当的?
        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机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但小学生由于受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合作交流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真合作,学困生大多成为听众,参与美术活动机会少,长此以往更令部分学困生失去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而教师在评价时也更注重对小组整体表现的评价,容易忽视对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那么,这种流于形式又忽视个体关注的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价值又何在呢?
        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时,既要对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更要加强合作技能技巧指导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对学生实行异质分组,并确定有价值的合作内容,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在具体实施时更要加强监督引导,建立良好的教学反馈机制,唯有如此,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会有积极的反映,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对美术活动的促进作用。
        【流行语二】:“你想用什么材料表现就用什么材料表现,你想用什么方法表现就用什么方法表现。”
        现象:教师在美术课堂设置了“学习超市”,学生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为了实现统一教学目标,或用绘画方式,或用剪贴方式,或用撕纸方式等等,最后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实施教学。
        反思:这种“学习超市”式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美术教材中可以随意采用吗?
        表面上看,教师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和媒材参与美术活动,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却违背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原则。新教材中对美术活动按照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各有侧重点,形式和内容形成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过分放手实施“学习超市”式教学,势必造成学生在美术知识结构体系形成上时间和空间的错位于重复。
        因此,要体现自主性,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主体性,而是教师观念、内心深处的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凡事都有适用性,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和设想,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进行筛选。
        二、“流行用语”现象背后
        1、盲目创新
        小学美术教学提倡创新,但创新必须立足于美术学科的“本”之上,盲目创新导致课堂沦为“大杂烩”式的教学。
        2、学生忽视了对他人的欣赏
        在教师的表扬和激励下,学生急于表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一味的想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致使学生不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不能学会欣赏他人,关心他人。
        总之,课改大潮纷繁复杂,一线美术教师面对新的教学理念,唯有努力实践、吸取精髓,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在新课程美术教学的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