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彰显文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王瑞
[导读] 聚焦时下新的课程目标改革针对当代中小学生所提出的素养培育目标,结合当前初中阶段语文学科作文教学开展现状,可知教学难点普遍集中于学生在作文中细节性描写技能的掌握,其也由此成为了导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陷入瓶颈的重要因素。本文具体介绍了培育学生观察能力,提升学生勾勒能力,训练学生细节描写三方面提升学生作文细节描写水平的有效性举措,以期能够切实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王瑞   西乡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陕西  汉中  723500
【摘要】聚焦时下新的课程目标改革针对当代中小学生所提出的素养培育目标,结合当前初中阶段语文学科作文教学开展现状,可知教学难点普遍集中于学生在作文中细节性描写技能的掌握,其也由此成为了导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陷入瓶颈的重要因素。本文具体介绍了培育学生观察能力,提升学生勾勒能力,训练学生细节描写三方面提升学生作文细节描写水平的有效性举措,以期能够切实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细节描写;作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举措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145-01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着力推动教学侧重逐步向文章的细节描写方面转移,强调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活跃的创新能力,并推动其在文章内容思考,行文结构架设,真实情感表达中加以应用,使学生既可以通过宏观视角总览写作全程并把握文章结构,也可以通过细节入手增强情感渲染效果,推动学生作文彰显文韵。
        1.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针对事物良好观察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其对于相关细节性内容的把握,学生高水平观察能力的保持和运用,是在行为过程中开展细节描写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前提,因此,教师要想通过有效教学举措的开展,实现学生对于作文细节性描写能力的培育,首先就必须加强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推动其对于事物细节的表现力与描写力进入新的境界。在语文学科日常性作文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且加强对于学生事物观察能力的增强,实现对于学生生活细节捕捉水平的提升,引导学生通过各类信息的获取完成本质内容的发掘,有力促进学生通过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等素养的提升,更为清晰与明确地完成对于复杂事物或感情的描述,促使学生所作文章通过细节打动读者。教师在写作教学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可以切实依据相关能力培育需要为学生布置针对不同事物的多样化观察任务,推动学生可以在真实具体的环境体验中完成生活细节的捕捉,进而针对事物内涵形成全面深刻的体会,使自身能够在文章写作中更为灵活生动地完成细节展现,实现自身所做文章可读性的提升。
        例如,在针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展开培育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京剧大师梅兰芳所表演的经典名剧《霸王别姬》并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和思考。教师可以精选项羽在营中与虞姬饮酒作别,虞姬自刎的戏剧片段,指导学生针对戏剧中项羽和虞姬富有张力的动作表现,话语表达以及表情捕捉,促使学生自主理解并揭示人物性格,实现对于人物细节观察方法的清晰了解,从而推动学生将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生活不同场景的持续锻炼下实现事物观察能力提升。
        2.提升学生的勾勒能力
        学生勾勒能力掌握程度的高低也是影响其写作水平展现效果的重要性因素,学生在作文时所针对人物或事物进行生动的勾勒,有助于从细节角度促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事物内容更加生动,进而通过作文描述情景良好效果的展现和核心思想情感更佳效果的表达,实现学生文章写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当侧重从学生作文过程中表达词语的筛选,语句表现的手法和结构部分的比例开展其勾勒能力的培育锻炼。


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描述语句的使用不当会阻碍整篇文章内容观点的顺利表述和思想情感的准确表达,而其在结构处理方面都不足以会影响文章整体的内涵表达效果。所以,提升学生勾勒能力以确保其所作文章细节描写到位,是推动的学生作文质量实现增强的重要性举措。
        例如,在学生的勾勒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一文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在促使学生在针对课文完成通篇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并探讨鲁迅先生对于“豆腐西施”杨二嫂等角色形象的刻画内容,使学生在了解并掌握“白描”典型人物塑造手法的同时,观察鲁迅先生在该文人物形象刻画篇幅中词汇的选择与语句的运用所存在的规律,进而通过文章结构的观察和内涵感情的体现,推动学生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勾勒方法,最终达成提升学生勾勒能力的教学目标。
        3.训练学生的细节描写
        学生细节描写能力的提升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培育过程中不可以错误地认为其能够一蹴而就实现教学目标,而需要做好引导学生长期训练,并帮助学生持续积累的准备。除此之外,学生在文章写作中针对细节能力的掌握与运用要求不仅包含了具备高水平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感悟能力,还需要养成高质量的语言综合能力与写作技能。因此,聚焦于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对于学生作文技能培育方面,教师在学生细节描写方面能力的增强和锻炼时,必须通过有效性教学举措的应用,达成学生细节描写能力养成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日常作文课程教学时,可以有效依据不同课程阶段所为学生提出在作文写作过程中的内容要求和目标方向,运用针对性的教学举措引导学生开展训练,并通过教学举措灵活性的转变和多样化的运用,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学习氛围得到烘托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细节描写能力目标潜移默化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通过为学生布置与日常生活关联紧密的训练任务,推动学生在针对写作主题和中心形成明确认识与清晰认知的基础上,以生活中所出现的事物或事件为对象展开细节描写,
        例如,教师在训练学生细节描写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八年级上册第7课《背影》课文内,朱自清对于父亲自“父亲是一个胖子”至“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攀爬月台片段的文字表述,引导学生了解朱自清对于人物形象勾勒的构成因素和视角转换方法,如父亲的衣着,父亲走路及攀爬铁道详细姿势的描写等,并以此为典例教导学生人物形象描写的具体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针对同桌衣着,动作及神态等人物描述要点展开观察并创作一段对于同桌形象细节描写的课堂写作任务,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
        由此可知,针对初中阶段语文作文教学实际过程展开探讨,可以了解到教师对于学生文章细节性描写能力的培育和指导,有助于推动学生充分意识到在作文写作过程中细节描写的关键意义,帮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留意观察并记录细节现象的习惯。教师对于学生文章写作过程中细节性描写能力的培育,也体现于针对学生事物观察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方面良好成效的提升,学生词类能力的具备能够有提升自身细节描写的生动性,切实增强自身所作文章的可读性,最终发挥对于初中阶段语文学科作文教学水平提升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慧梅. 细节描写彰显文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 000(016):7-8.
[2]徐新燕. 细节描写彰显文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2016(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