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时代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覃仕耀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是思想教育的基础,具有思想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科特点,扛起思想教育的大旗,自觉地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逐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热爱祖国”的思想。

覃仕耀   湖北省巴东县清太坪镇太坪小学  444327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是思想教育的基础,具有思想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科特点,扛起思想教育的大旗,自觉地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逐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热爱祖国”的思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爱国教育  新课程改革  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138-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所有学科及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因为爱主义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是共产主义教育的起点。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小学各科教学之中,尤其是语文教学。通过语文教学,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小学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教师要注重如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做到言传身教。
        一、引导学生领悟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树立远大的爱国志向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我国的大好河山拥有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一年四季不同的风景宜人秀丽,不同种类的风景或秀丽或壮阔。在中学课本中,对于中国河山之美的描绘十分丰富。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老师除了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到文章诗情画意的描写方式之外,同样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山川之美,而热爱祖国的秀美山河也是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的行动力有限,无法亲身体会到祖国大好河山的诸多美景,但是通过阅读文章来领悟祖国壮丽多娇的风情,也会使学生从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对祖国山河壮丽的自豪感。
        祖国的土地承载了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的生存与繁衍,因此面对祖国的这片土地,自然应当心存感激与敬畏之情。当学生了解到祖国河山壮丽与可爱的时候,就自然会发自内心地热爱祖国的河山土地,无论学生将来身在何处,都会对祖国怀有深深的眷恋。当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深深热爱之情时,就更容易激发其为祖国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以调动学生学习情绪为基础,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
        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积极的调动其爱国主义情感,更好的在其爱国主义情感的调动中来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调动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需要教师动用更多的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方法科学性的调动,让小学生能够真正的在爱国主义情感的调动中实现其精神的培育。教师要注重以切合小学生身心成长特点,以及能够真正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种方式的教育,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过程,更加具有实质性的推动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入,使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更好地得以推动,以此为基础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
        三、给学生生动讲述课文内容,用爱国主义者的事迹感染学生
        在教材的编写中,教材编写者很多都是结合着爱国主义者的先进事迹来进行编写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一些课外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爱国主义人士的事迹为学生进行讲解,使其与课本内容更深度的结合起来,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传统的培养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将爱国主义者的事迹和爱国主义者的一些典型的人和事讲解出来,使其与课本内容在深度结合起来,这些都能够更好的培养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更深刻的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和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情感培育的基本了解和认知。教师通过这种多种多样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树立起爱国主义的信仰,来使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感情更加深厚,这对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和不断的促进爱国主义传统的培养,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使得爱国主义的培养过程,真正的能够贴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与规律。



        四、通过启发联想和对比了解,掀起学生内心爱国情感的波澜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作者用美妙的幻想揭示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又有力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给统治阶级无情的抨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理解,对人剥削人的制度深恶痛绝,借此机会让学生运用想象创造一个歌颂新社会儿童幸福生活的新意境,与文章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特别是除夕夜,耳边响着鞭炮声、欢笑声、乐曲声,眼前出现奶奶包饺子、妈妈做汤圆、家家正在准备年夜饭的情景。这一幕幕幸福的情景浮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想象中不但激发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激发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深入挖掘教材隐性资源的内涵,让中华民族的精魂走进学生心灵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描写的是一幅小路不清,云层漆黑,江西迷蒙,只见船上灯火独明的情景。这是一种从迷蒙中挖掘的美,它形象地折射了善于发掘爱国主义隐性资源进行教育的境界。
        有些课文客观地介绍一个事物,知识性较强;有些课文历史地叙述一件事,不容任意发挥。从内容上看,似乎与爱国主义没有什么关系,恍如眼前“野径云俱黑”一片黑,不知从何着手。但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独具慧眼,挖掘隐性资源,仍然能做到“江船火独明”。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这是一篇说明文,它科学地介绍了荔枝的生态,似乎与爱国主义接不上边。但是,如果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着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设想从遗传工程方面解决荔枝保鲜与生长极限问题,一定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与爱心,培养发展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责任感。又如:《鸿门宴》从课文内容看,似乎难与爱国主义挂钩,但我们可以出作文题《从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说开去》,让学生从中华民族的精魂方面去议论做人的原则、忠贞、操守、气节等,而这些无不是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
        六、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拓宽学生的爱国视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渗透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中,我们不能呆板将爱国主义教育仅仅局限在理论中,作为知识技能讲解。而更应贯穿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最好让让学生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亲力亲为,感同身受,才能让爱国主义思想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新课程标准》中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的品味和审美情趣。”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在上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们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闻一多》《伟大的闻一多先生》;当我们上完《长征  七律》时可让学生观看《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开国大典》《长征》等等。将课内知识适当地延伸,扩大学生视野,心底里感受到国家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意识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树立民族自信和国家自信,点燃语文课堂正能量的火花。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初中各个年级开展“爱国主义诗歌朗诵会”,在诗歌的深情朗诵中与诗人形成情感的共鸣,体验到爱国情感思想的碰撞,实现灵魂的升华。其次,我们可以抓住时间节点,把写作教学与爱国教育紧密结合。比如“九一八事变”时,通过观看影视作品,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写读后感,举行“不忘国耻”的演讲活动,国旗下演讲活动;再比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来教育人。教师可以组织辩论会,把传统节日与洋节PK,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此外,我们还可以把爱国主义渗透进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博物院、科技馆,文化馆等,让学生感受我国现代化的经济的强大和科技的雄厚力量,激发学生保护祖国,热爱祖国,建设美好中国。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抓住爱国主义这个主旋律,让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通过想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牢牢地树立起爱国主义热情,规范自己的爱国主义言行,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跨世纪建设祖国的“四有”人才。
参考文献:
[1]祝国娟.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J].数码设计(下),2019,(10):28.
[2]韩伟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19,(19):28-29.
[3]谭琳.小学语文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语文课内外,2019,(11):379. DOI:10.3969/j.issn.1672-1896.2019.11.3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