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刘小艳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刘小艳
[导读]

刘小艳    湖南省耒阳市紫荆府实验小学  湖南  耒阳  4218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137-01

        每次考试一结束,学生们总会抱怨:唉,又是计算错误!在讲解试卷之前,老师又会说:要是计算不粗心,大家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可见,计算成了很多学生数学学习上的进步的拦路虎。因此,计算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笔者就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认识计算的重要性
        1、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离不开计算。这个众所周知,我不累述。
        2、考试中的重要性。作为数学老师我们都知道,如果计算过关了,一场小学数学考试,得个七十分绝不成问题了。
        3、计算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中的重要性。
        在此分享我的一个失败的教训。一次,女儿在家写数学作业,她遇到了一个难题,是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她所有的思路都是清晰的而且是正确的。但就是得不出正确答案。最后急得直掉眼泪。我过去一看,原来症结是计算量太大了,老是算错!面对哭泣的女儿,作为母亲,特别是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的母亲,我内心是崩溃的。我在反思自己的理念,以前的我只注重孩子的思维训练,认为计算只要会算就好了,写那么多干什么,浪费时间!那一刻我深深地知道,我错了。计算绝不只是会算就行了。它的准确度和速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影响孩子的整个数学素养的提升。希望我的失败能成为大家的成功之母。
        二、提高计算能力经验谈
        我将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家长的合三方面来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高计算能力,他们当然是主力军。教师是引导者是组织者。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我们千万别小看了这个领。师傅领的好,事半功倍,领的不好,则事倍功半。所以我先来说说教师的教。
        (一)教师的“教”
        首先,教什么?我们常说一个事情我们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教计算的时候,我们不但要教其然,也要教其所以然。
        其次,怎么教?数学有三大基本思想: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对于小学生还应该加一个数学直观。以《分数的简单计算》一课为例,在教授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法则时先出示两个圆形纸片分别抽象出2/8和1/8,让学生直观感受它们相加是3/8,然后再推理得出2个1/8加1个1/8等于3个1/8也就是3/8,从而继续推理得出1/6+3/6=4/6.....最后建模: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法则。练习环节就是让这模型深入生心。


我们的计算教学遵行这几大基本思想去教绝对错不了。
        当然,我们追求的不是“不教错”,我们追求的是“要教好”!那么如何教好呢?我认为只要用心谱好“三部曲”就好了。
        第一个“三部曲”:课前三思
        1、思内容。在教授计算之前,教师自己钻研所教授的内容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学生生会易于掌握。
        2、思区别与联系。数学的知识点特别是计算类的,都是一环扣一环的,相互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当然也是有区别的,
        3、思练习。求准、求活、求新。
        第二个“三部曲”:课中三力
        1、导入富有吸引力。
        2、探究、练习有张力。
        3、激发学生的潜力。
        第三个“三部曲”:课后三动
        1、评比
        2、汇报
        3、记档
        (二)学生的“学”
        说完了老师的教,现在我们来说说学生的学。
        1、学会“算”。学会计算的算理、法则、运算定律。
        2、认真“算”。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三思而后算。
        3、反思“算”。计算完要认真检查,不要忽略了估算在检查时的作用。
        (三)家长的“合”
        1、新学一种运算方法或定律时,家长让孩子说一说,让孩子有成就感。
        2、日常的口算过关。计算的基础:20以内加减法、乘法口诀、100的对对歌等。
        3、帮助孩子收集错题,建立计算成长档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