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王爱华
[导读] 近年来,新课标要求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为核心教学目标,然而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育,这可能会造成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大大降低,进而影响了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鉴于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学生阅读与发展实际,积极实施灵活多变的阅读教学方案,以通过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全面的阅读习惯来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本论文主要分析了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措施,旨在给

王爱华     新疆石河子121团第二小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62
【摘要】近年来,新课标要求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为核心教学目标,然而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育,这可能会造成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大大降低,进而影响了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鉴于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学生阅读与发展实际,积极实施灵活多变的阅读教学方案,以通过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全面的阅读习惯来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本论文主要分析了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措施,旨在给相关教育人员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168-01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语文教学需遵循以师生交流合作为教学导向,以培育学生阅读创新思维为核心教学任务。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他们的思维更为敏捷,其具备很大的阅读能力提升空间,然而如今广泛存在着学生阅读方式不对、阅读内容不全面等问题,这可能会阻碍学生实现最优化的阅读效果,进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高效合理的措施,以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重视传授阅读技巧,打造和谐活跃的阅读环境
        教师需不断革新自身的阅读教学模式,努力实施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以保障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下来主动地学习阅读技巧,以为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做基础。如:我们在学习《火烧云》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粗读文章,以了解文章的篇幅结构特点,其次教师需出示投影,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期间可以组织同学们小组合作精读课文,并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的颜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下去时的情况,此外,学生们还需批注出重点生字、自己喜欢的语句及费解的句子,教师也需对学生的难题加以解释并激励学生们敢于存疑与思索,这种通过合作探究式阅读环境的积极营造,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学习阅读课文并快速掌握阅读技巧。
        二、巧设阅读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对语文阅读的主动性
        教学情景作为教师教学环节的重要构成,它对学生完成高效率的课堂学习起着重要的统领地位。由于受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造成小学高年级学生对待阅读没有热情,主要根源于教师没有为学生开展适宜的教学情景,不能促使学生身心融入于阅读情景中以达到触景生情,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规避这种现象,教师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巧妙使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创建恰当的阅读教学情景,同时设置科学的问题并注重问题难度由浅入深,以便让学生在活跃、形象的情境中增强对阅读的兴趣,从而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并探究问题,进而为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做铺垫。


如:我们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松鼠》时,教师先开展情景构建: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并说出你最喜欢它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回答完之后,教师需巧妙将《鲸》与此篇文章联系,以让学生对比说说两篇文章在表达方式、语言风格与说明角度有何区别?这种多媒体教学与问题巧设情景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乐趣,还能增强学生阅读的潜能。
        三、不断强化课外阅读,以拓宽学生的阅读思维
        课外阅读与课本教材的有机整合,可以起到巩固学生已掌握的阅读技巧,增强学生阅读的实效性,同时还能增长学生的阅读才干,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因此,教师需以学生阅读状况为基础,精心为学生选择一些与教材联系紧密、对学生启发性较强的经典读物,以巩固阅读思路与技巧。如对于《童年的发现》这篇文章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推送课外读物高尔基的《童年》,在经过学生阅读完之后,提倡学生课外读本内容开展续编故事情节,写读后感等,同时给与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交流机会,以此来增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为拓宽学生的阅读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丰富阅读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阅读的悟性
        阅读实践活动作为阅读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它对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阅读的敏感度具备积极的指导意义。为了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的灵感,教师可以将阅读实践活动以不同的形式纳入阅读教学始终,同时需从学生阅读实际状况出发即尽力将阅读实践活动与阅读课堂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全面科学地把握教材内容,从而更加清楚地了解文本作者的生活背景等,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阅读技能,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具备较强的推动力。如:我们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时候,教师需在教学环节融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其主要表现为:教师在上课之前鼓励同学们积极搜集关于春节的资料即包括春节的来历、习俗与传说等,以便让学生对春节文化有初步的感知,然后教师组织同学们合作研读文章,了解作者眼中春节前后热闹的景象,最后教师为了强化阅读理解,可以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描述自己在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了些什么。
        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组织多元的课外阅读活动如:请同学们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目、交流阅读经历及感想等等,以此通过各种阅读活动来促进学生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广大语文教师务必从革新自身阅读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内容合理增加教学情景、不断丰富学生课外阅读经历与阅读实践活动这些方面入手,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阅读的技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语感,进而全面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志鸿.新课标教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路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
[2]杜秀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18(4):46-46.
[3]吴洁.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