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军事地形学实战化教学水平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杨勇 赵立 叶青
[导读] 军事地形学是从军事需要出发研究如何识别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要提升实战化教学水平,就必须进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这既是提升军事训练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因此,要提高地形学实战化教学水平,就要在突破思想禁锢,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资源上求突破,见成效。

杨勇  赵立  叶青   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  830001
【摘要】军事地形学是从军事需要出发研究如何识别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要提升实战化教学水平,就必须进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这既是提升军事训练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因此,要提高地形学实战化教学水平,就要在突破思想禁锢,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资源上求突破,见成效。
【关键词】地形学  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163-01

        军事地形学是从军事需要出发,研究和识别利用地形的一门应用科学,是教学对象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的基础学科。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努力搞好顶层设计、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支撑上下功夫,以此来提高军事地形学实战化教学水平。
        一、搞好顶层设计,在进行“三个优化”上动脑筋
        一是优化教学内容。要改变过去按照相关理论、技能独立延续的设置方式,将理论知识按照实战应用的范畴进行整合设置。在优化教学内容时,要突出应用技能。掌握和提高技能是军事地形学教学与训练的立足点。制定教学计划时,就要在适当进行理论讲授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切实把涉及技能练习的章节突出出来。同时要注重前沿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军事领域的高技术应用日趋增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定位导航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指挥自动化技术等对军事地形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要把过去认为是新领域,无法普及的新内容列为必训内容。
        二是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效果,教学中要突出精讲、细研、多练,把“讲、研、练”的基本方法赋予新的内涵。“讲”就是要克服填鸭式的满堂灌,对一般的理论问题采取要点提示、个人预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答疑或系统演示;“研”就是要采取互动式、研讨式的方法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以加深理解;“练”就是要把技能练到位、练扎实,坚持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循序渐进,难易结合活的方法,使地形学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优化评估体系。考试作为检验评估学员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其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在考核方式上,逐渐减少笔试内容的比重,加大口试内容和实际应用内容的比重,形成多元评价主体;在考核主体上,克服单纯以授课教员为主体的自我命题、阅卷,自我评价的方式,建立互考、互评监督机制,真实检验学员学习效果。在考核时机上,克服单纯依靠课终考试来评定成绩的方式,变一次性考试为多次考评。把课程考核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堂讲解考理论,课中运用考技能,课程结束考应用。
        二、更新教学观念,在实现“三个转变”上求突破
        近年来一些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提高地形学教学实战化水平,必须突破思想禁锢,更新教学观念,在实现“四个转变”上求突破。



        一是教学场所实现内外结合向室外为主转变。提高现地使用地形图的能力,是未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现地教学是军事地形学技能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沟通知识和能力的桥梁,也是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从实战需要出发,使地形学教学野战化,真正实现教学场所由内外结合向以外为主的转变,让学员的识图用图能力真正在实地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是教学手段实现抽象讲解向模拟演示转变。军事地形学一些内容比较抽象,部分章节理论讲解难度大,可构建现代化的军事地形学专修室,开发虚拟教学系统,实现教学训练模拟化。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一个现实的对照、定位、行进场地,让受训者利用虚拟的场地及模拟的器材,从不同角度进行地图与现地对照,从不同方向进行模拟行进,用三维地图进行克服不良天候和装备不足对实地教学的影响,保证训练效果的落实。
        三是教学理念实现平稳保安全向从难从严转变。军事地形学的学科特点是技能性、野战性强,理论与实践联系最密切。组织地形学教学和训练必须遵循能力生成规律,既要把理论学扎实,更要把技能练到位。有的单位出于种种原因,地形学教学计划内外时间分配倒挂,比例不合理,甚至不搞室外作业练习,既便安排也是徒步近距离简单搞些现地对照,对一些重点难点课目刻意回避。有的教学计划法定意识不强,遇到雨、雪、雾等不良天候随意更改教学计划,取消必训内容,这些现象都与实战化教学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要坚持从难从严的方针,加大教学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增加远距离、生疏地形训练频次,加大安排夜间训练内容,增强教学计划的法定效力。
        三、优化教学支撑,在搞好“三个保障”上下功夫
        军事地形学学科专业特点突出、课目内容多、技能操作性强,教学保障项目多、任务重,有关保障如何直接关系到实战化教学的水平。因此,必须多法并举搞好保障,为提高实战化教学水平提供有效支撑。
        一是建好队伍,提高教学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员是主导,实战化教学效果如何,教员起关键作用。提高教学水平,建好队伍是首要。要建立定期培训机制,选派教员参加上级或兄弟单位组织的专项业务培训,使受训对象了解前沿理论,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要加强岗位磨炼,采取自办短训班、专题研讨、新技能应用研究、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改善在职教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在职地形学教员的综合素质和组织实战化教学的水平。
        二是完善装备,解决教学瓶颈。军事地形学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都必须借助一定的装备。目前多数院校地形学教学仍然使用的是一块图板、一个尺子、一张地图等传统教具,有的甚至连指北针、望远镜都没有,满足不了基本的教学需要,更难以完成高精度的快速定位等作业内容。而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已成为院校地形学教学改革的趋势,教学装备水平偏低已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影响实战化教学水平的瓶颈。个别装备只能供学员上课时展示一下的现状必须有所改变。
        三是充实器材,弥补教学短缺。军事地形学教学保障项目繁杂,大到各种车辆、精密装备,小到一块板、一根针等普通器材,这些都是识图用图作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光靠上级下发的制式装备还远远满足不了实际作业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各级的主观能动性,采取购买、自制、友邻单位调整借用等方式充实各类作业器材,为地形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