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课堂,“智趣”相投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方新义
[导读] 随着拓展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其中不少老师会选择开设与小学数学有关的知识拓展类课程。数学拓展课的开设是有一些方法技巧可寻的。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建立有趣的小学数学拓展课。

方新义     义乌市前店小学
【摘要】随着拓展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其中不少老师会选择开设与小学数学有关的知识拓展类课程。数学拓展课的开设是有一些方法技巧可寻的。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建立有趣的小学数学拓展课。
【关键词】小学数学  拓展课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157-01

        近些年,中小学的各类拓展课程遍地开花,不少学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建设拓展性课程一定要着力于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细思考量,发现数学拓展课的设计是有一些方法技巧可寻的。笔者以此为出发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建立有趣的小学数学拓展课。
        一、甄选素材,“趣”字当头
        一节好的数学课应当是学生参与度非常高的课,学生不仅能够激发出学习的动力,而且还能锻炼如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一节好的数学课能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拓展课也不例外。
        1.所选内容与教材中的“数学好玩”板块相结合
        这块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但教师往往很少把这块内容纳入教学的重点内容,更多的是一带而过或学生自主学习。如果我们老师能够把“数学好玩”放在数学拓展课上来上并适当结合一些课外知识,学生一定会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扮演引路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有趣的推理》一课,教师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构建整个推理的过程,教师只需充当引路者。在淘气、笑笑和奇思分别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这一问题中,可以发现有的学生是用口头陈述推理的,有的学生是用连线法推理的,唯独列表法很少有学生会想到。此时如果教师引导性的拿出一张空白表格的话,反应快的学生能够马上想到用表格也可以推理。教师只需顺水推舟请这些学生用实物展示台展示他利用表格推理的过程,如此,大部分学生也都能心领神会了。
        2.所选内容与课后练习中的“难题趣题”相结合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数学知识是学生在课堂上无法一次性消化吸收的,或是小学数学知识的拓展延伸,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供学习,这类知识可以放在拓展课上来继续研究。如一类找规律的知识:312-213,451-154,847-748,我们发现这些算式的结果都是99的倍数。于是,我们需要启发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结果都是99的倍数,原因在何处?再如:用1、2、3、4组成两个两位数,使其积尽可能最大;以长方形的两条边分别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圆柱哪个体积更大?或体积相等的两个圆柱表面积一定相等吗?……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去猜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而验证的过程就可以放在数学拓展课上进行。



        3.所选内容与数学历史中的“经典问题”相结合
        我国的数学历史悠久,像“鸡兔同笼”一类的生活趣题数不胜数,把前辈们研究过的问题放到拓展课上让学生们来探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莫比乌丝带,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收获认知,由此带动学生再创造、再思考。再如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天干地支数、洛数等内容,看上去非常神秘,如果我们能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将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解开中国传统文化奥秘的兴趣,那么数学课堂将变得丰富多彩。
        二、提升效果,“手段”为上
        数学的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乐”中学,“玩”中学,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好玩。
        1.转变拓展课上的教学方法
        平时教学中,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做操作题时总是丢三落四,做不完整。通过观察分析,这是因为操作题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他们不感兴趣。如果从学生的生活人手,让这类问题生动起来,那结果就不一样了。如在教学画三角形的高、画垂线之类的问题时,为了让学生记住在垂足的地方画上垂直符号,可以提问:“同学们,我们脚上穿的是什么?”“鞋。”“我们的脚上穿鞋,垂足也要穿鞋。”这样,学生就把操作题做得很完整了。
        2.转变拓展课上的评价方式
        数学教学评价不应该只是对知识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评价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合。学生的正确答案是怎么得出的?得出这一答案是否还可以有其他的过程和方法?对学生的错误答案更应该做出具体的分析评价,特别是对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的情感态度,应首先给予肯定和鼓励。其次,要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在评价学生解决问题时不仅关注解答结果的正确更应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能否表达自己发现的规律及与同伴进行的交流等。最后,要及时地对学生付出的劳动表示赞赏。即使学生在受挫时,也能及时得到老师合理的评价和激励,从而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接受挑战的信心。
        3.提升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个人魅力能对学生产生向心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由对教师的崇拜转到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兴趣。所以,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巧妙设计的各种启发式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本琴,谷尚品.撑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片蔚蓝——小学数学拓展课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数学教育研究,2014,(33):148-150
[2]张菲菲.发挥教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作用[J].东方青年﹒教师,2013,(17):26-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