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课堂“三二一”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张利军
[导读]

张利军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第三中学  陕西  靖边  7185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182-01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许多老师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而且为了突显这个“活”字,一些课堂因过分强化开放性、自主性而忽视了教学的目标性和科学性。现就如何处理好“活”与“实”的关系,从“三个意识、两个整合、一个原则”来谈谈自己看法。
        一、树立“三个意识”,推动课堂教学“生活化”
        事实上,课堂要“活”就必须贯彻生活化原则,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政治课堂就在我们身边。
        首先要有“资源意识”。我这里所讲的“资源”指的是生活资源,有教材提供的和日常生活中收集的。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大量使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来说明观点,每一框题都设计了5—7个探究活动,提供了很多案例、情景和问题,组织学生在“想一想”“算一算”“议一议”“谈一谈”“辨一辨”的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发展。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倡导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除了充分利用教材提供资源外,我们身边的生活资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到国家政策、社会事务,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都是我们上课的素材。上课时尽量列举学生耳闻目睹的、乐于接受的、形象直观的实例来说明问题。比如就送花来说,情人节送花,教师节送花,看病人送花,而学生亲历亲为的最多的可能是教师节了,依此事例来讲“价格”、讲“文化”,学生易于理解;讲“财政的作用”,课本所给实例都是国家大政策的体现,学生似乎觉得有点远,授课中把当地近年财政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讲一讲,学生既乐于接受,又便于理解;讲“信用工具”干脆更直观地展示学生饭卡、商场消费卡、各商业银行信用卡、学校财务支票等,在介绍各自特点和功能基础上,学生自然就能理解和把握理论知识了;另外应用生活化的语言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如讲“税收基本特征的关系”无偿性即不返还,有人就不缴,因而要求依法强制征税,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有人就说那行,我缴,可现在手头紧,过两个月再说。人人都这样行吗?所以无偿性、强制性决定固定性。
        其次要有“渗透意识”。既有初高中知识的渗透,又有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使课堂有气氛、有活力。
        如“为什么要节约资源”?初中政治讲我国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少的国情决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基本国策。高中政治讲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多样化要求我们必须合理配置资源。把这些知识整合起来就是完整答案。还有当我们讲到“人民民主权利广泛性”时,就会联系初中所学公民受教育权、财产权、生命健康权、遗产继承权等。



        同时政治科与其他学科联系也比较紧密,如讲“文化塑造人生”会联系语文中著名作家、作品及其思想;“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发展历程”,必然会联系历史知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百家争鸣、汉代儒学、宋明理学等,而哲学主观唯心主义“理在事先”思想就是历史所讲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思想;至于哲学讲到“矛盾特殊性”时,更会涉及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知识。所以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和渗透,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更精彩。
        再次要有“问题意识”。设疑才能引思,因此教师要学会问问题,如果设疑不当,学生即使想思但思不起来,无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何谈课堂气氛活跃?在一次观摩课上,一位教师讲“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陕西人民为什么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象这个问题就太大、太空。这些经验告诉我们设疑引思中的问题设置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二、做好“两个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系统化
        今天的教师不能再满足于“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的“桶论”,而应学会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不断创新,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池水”、“一江水”,甚至是“源头活水”,不仅如此,而且还要善于将学生引到水源边,把“取水”之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汲水和取水。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得正是这一道理。
        首先,要重视教材内容的整合
        1、调整。比如,讲“多彩的消费”,可将教材内容做一调整,由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影响消费因素(客观→主观)。类似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归纳(可用不同结构图)。如
        3、补充。如“公司经营”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①战略;②创新;③诚信;④整合;⑤市场:⑥社会责任;⑦国际竞争。这是在第二单元讲“公司经营”基础上,补充了一、四单元相关的知识
        其次,要重视学科题型的整合。将政治题型归纳为“反映类”、“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认识、评价类”、“体现、说明类”、“辨析类”、“关系类”、“探究类”等类型,并精选例题,提炼方法。
        三、坚持“一个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活”与“实”是一对矛盾,相辅相成。求“实”,不是搞“死”;求“活”,不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重视人文性,又要注重科学性。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不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改革,这一基本原则始终不会改变。即课堂中通过实际理解理论、高考中面对实际联系理论。
        最后,用陶行知先生的话与大家共勉“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