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廖助会
[导读]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直是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文章借助有效教学理念,结合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索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廖助会   云南省腾冲市第一中学
【摘要】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直是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文章借助有效教学理念,结合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索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179-01

        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决定。有效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知道“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要实现有效教学,关键还是要求教师认真落实好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
        一.课前准备策略
        1.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和教育学生的前提,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以下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了解学生对目标状态是否有所涉猎;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变化与进步。总之,要全面地了解学生,不仅从静态上了解,还应该从动态上了解。
        2.认真备课,精读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备课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要做的教学工作,同时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第一,在备课前,教师应该认真地考虑并制定所教学科的教学进度,对于每部分内容的进展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师只有对课程标准熟稔于心,才能在备课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第三,认真钻研教材并树立正确的教材观。通过领悟教材的精髓,把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内化进自己的知识系统。
        二.课堂教学策略
        根据弗赖登塔尔的“数学化”思想,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而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还是看课堂内的教学。下面从管理策略、讲授策略、提问策略和讨论策略四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1.科学运用管理策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诸多要素,这也决定了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既定方向,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需要运用各种方式来处理课堂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对于分心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种帮助学生摆脱分心或纠正违规行为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教师还可以采用沟通的方式,开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学习有了自信心,对于学生而言,会越学越感兴趣;而对于教师而言,是有效教学的体现。
        2.灵活运用各种讲授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讲授法是教师教学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教学语言,辅以各种教学媒体,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形成概念、原理、规律、法则等的教学行为方式。


有效的讲授法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设置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复习上一节的内容入手。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为了使知识由“死”变“活”、由“静”变“动”、由“抽象”变“直观”,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运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演示法。
        (2)精选讲授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精选出讲授内容。对于教学重点,关键是学生易产生错误和不理解及困惑之处、教学内容的精彩之处、易产生分歧之处、需补充之处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都应该详细讲授。
        (3)运用合适的讲授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讲授方式。比如说,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事实、事件、过程及原理,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易于理解;通过分析论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4)注意表达的艺术。教师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语言、板书和多媒体来进行的。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并用准确、精炼、生动的语言进行讲授。
        (5)安排好结尾。好的课堂结尾是旧课与新课的桥梁,是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纽带,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
        (6)注意听取学生的反馈。教师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认真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断改正缺点,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讲授方法的有效性。
        3.适时运用提问策略,启发学生思考。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写道:“良好的教书艺术莫过于娴熟地使用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有效组织和检查教学、增强课堂互动的重要方法。对于要提问的问题,应该简洁明了,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教师应该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科学地组织问题,并能够预测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4.合理运用讨论策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堂讨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对改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做好课堂讨论的实施工作,明确讨论的目的,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营造讨论的情境,科学安排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灵活运用讨论形式,及时进行课堂讨论的评价与总结。
        三.课后反思策略
        反思是对自己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对于教师而言,上完每节课,都应该进行反思: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对于学生而言,上完每节课,都应该进行反思:学了哪些知识,怎么用,与其它知识是怎样联系的,所用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是什么……
        总之,只有师生共同参与并认真落实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够使教学变得更有效,学习变得更有效,从而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周军,袁振国. 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308.
[2]王正平,郑百伟.教育伦理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1.
[3]李森,张家军,王天平. 有效教学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12: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