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基本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石颖
[导读]

石颖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崇文实验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20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逐渐被社会、家庭和学校所重视,美术课也逐渐摆脱了应试教育下在学校可有可无、可上可下上的小学科尴尬地位,日益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们的关注,更是受到全体学生的欢迎。我毕业后一直从事美术课教学,至今已十三年,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中,我觉得美术课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他不同于思想品德课的枯燥与说教,初中美术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范画,并且随着多媒体走入课堂,我们美术老师不仅可以在网络中下载所需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绘画作品,通过大屏幕演示更加直观的、震撼的展示给学生,还可以在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与信息技术教师合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绘画作品,给学生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学生通过欣赏作品,在感受美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激励和教育。下面谈一些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点粗浅作法,望各位同行能多提出宝贵意见。
        一、精心设计导语,营造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
        对一节课来说,教师成功的导语是美好的开端,美而生赞生疑,好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经精心设计的导入艺术,就可以将学生轻松诱入课堂氛围,从而增强其情感体念,达到“以美育人”的效果。如在《静物写生》一课的教学中,绘画构图常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由于知识非常抽象,学生不容易掌握,所以老师必须多想办法、多下功夫,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想办法来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并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认真观察才能在构图时发挥正确的观点,构图准确。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课的导入的。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图片,然后引导说:这是同学们在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请同学们看看图片谈谈你对这篇课文的感想是什么?学生非常熟悉这篇课文,情感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了,并七嘴八舌的发言,有的说五壮士特别勇敢,有的说红军战士都不怕牺牲,有的说我们要好好学习;有的甚至说我看报道据说五壮士还有活下来的太厉害的,有的……。我便抓住这个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思考:画家是怎样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场面布置在画面中的?为什么采用这种构图形式?若改成其它的形式可以吗?为什么?学生安静下来,观察能力较强的学生很快就发现这张画面的构图形式象座山,是三角形构图。同学们已经学过几何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状,更有向上冲引的角,具有永远向上蓬勃发展的生命力,蕴含着中国革命必胜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构图在这幅画面中的准确运用,突出重点,导入新课。让学生自觉地学习这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和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刻苦勤奋精神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注重课内外结合,运用故事、典故以及名人名画引入新课。为了知识重点的探究,教学环境的美化,除运用常规教学法以外,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在轻音乐中欣赏《蒙娜丽莎》这副画时,不仅要从构图、色彩、神态及其蕴含的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更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谈对本画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体念,然后提出设问:一个不勤奋的人能像邓景润那样摘下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世界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坚持画鸡蛋,勤学苦练基本功,又怎么能创造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呢?指导学生讨论: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还有哪些勤奋成才的故事感动着你?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形成既充满了竞争又愉快合作的氛围。课堂上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要过分放任,也不过分严肃,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勤奋的思想。
        三、重视学生实践,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新课程对教师的一个重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明确的创新取向和创新目标意识,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实践,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从而达到思想的升华。
        在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创新教育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通过对大自然的绘画,启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如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锻炼,让学生亲身体会和品尝自然界中内在美和外在美,使他们更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生活!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明确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与时俱进。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念。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使学不仅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
        在教学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渗透要自然,不能强行灌注,不管什么内容,硬往德育上扯。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多关注与我们生活相关的话题,如环保、和平等,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渗透给学生的同时,我们做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会对老师的引导产生共鸣和信任,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美术老师有着先天上的优势,所以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自身为表率去感召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为素质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