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用推理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得分率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周倩 向太平 谭缤纷
[导读] 新课改后,英语高考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又上了另一个台阶。2020年,全国卷阅读理解第一节共有15道小题,其中全国Ⅰ卷有10道小题、全国Ⅱ卷有8道小题都是考查推断、归纳和概括等高阶阅读理解能力。巧用推理是提高阅读推断能力的有效方式,而培养语用推理能力,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巧夺阅读高分。

周倩  向太平  谭缤纷    湖北民族大学  445000 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  445000湖北省恩施州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装备站  445000
【摘要】新课改后,英语高考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又上了另一个台阶。2020年,全国卷阅读理解第一节共有15道小题,其中全国Ⅰ卷有10道小题、全国Ⅱ卷有8道小题都是考查推断、归纳和概括等高阶阅读理解能力。巧用推理是提高阅读推断能力的有效方式,而培养语用推理能力,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巧夺阅读高分。
【关键词】高考;英语;阅读;语用推理;得分率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225-01

        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在各项英语考试中,阅读都占据总分的半壁江山。高考对于读的考查难度也逐年递增。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学生的得分能力,是教师教研和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1高考阅读所占地位分析
        在英语高考中,阅读理解题占据着重要地位。高考英语总分共150分,常由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语言知识运用及写作部分构成。由全国卷的近五年大题分值分布情况分析,阅读总体分值持续保持40分,仅次于英语知识应用45分,是所有单项大题中占总分值比例第二高的一项。
        2新课标对阅读能力的要求
        教育部于2017年重新制定了最新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学生养成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其中,要达到的一个水平是:“在相对熟悉的情境中... 有效运用学习策略,理解必修课程所规定的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语言技能的内容要求中,理解性技能强调:1. 从语篇中提取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语篇要义;2.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3. 把握主要事件来龙去脉;4. 抓住语篇中的关键概念和关键细节;5.根据上下文线索或非文字信息推断词语的意义等,这就对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语用推理相关理论研究
        国内对于语用学相关的研究始源于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国外语用学理论。引进初期,相关理论涉及预设、会话含意与合作原则、会话结构的语用分析等方面,后期侧重于介绍关联理论、新Grice会话含意理论、语言综观论和顺应论等新语用学理论。
        语用推理由格赖斯的会话含意理论发展而来,对语言学和逻辑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它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根据语境和语用规则研究话语的真正意义。通俗地说,会话涵义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语用学把为理解说话人的含意而进行的推导称为语用推理.受话人在接收说话人话语中所表达的含意和处理信息过程中,运用的是一种合情推理。合情推理是非单调逻辑中一种常用的以常识为基础的推理形式, 在多种可能之因当中选定一个最为“合情”的作为结论。本文中的语用推理都建立在新格赖斯理论(简称新格式理论)的三原则之上。新格式理论的合情推导机制由三条原则组成:量原则(Quantity-principle)、信息性原则(Informativeness-principle)和方式原则(Manner-principle)。通俗解释为下:
        1.量原则 What isn’t said to be the case isn’t the case.
        2.信息性原则 What is said is a simple way to represent a stereotypical situation.
        3.方式原则 What is said in an abnormal way represents an abnormal situation.
        总结起来就是:没有说情况如此,情况就不是如此。说的话是简单地,常规地表现一个情况。非正常的表示法表现非常的情况。由此,三个新格式理论原则构成了语用合情推理的基础。当然,新格式理论中也有一些其他重要理念,习惯原则(usage principle),交际合理性基础,一般含意和特殊含意分别同默认语境与特殊语境有关等。
        所以,语用推理运用的是“合情溯因”。推导过程中运用合情推理来解释含意。
        4 2020年高考阅读题语用推理分析
        下面我们以2020年高考阅读题中的几个相应选择题,来证实语用推理在阅读理解中的运用。



        例:T2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book A moveable Feast?
        A.It’s a brief account of a trip.
        B.It’s about Hemingway’s life as a young man.
        C.It’s record of a historic event.
        D.It’s about Hemingway’s friends in Paris.
        这四个选项都应根据文段中对Hemingway(海明威)及其著作 A Moveable Feast(流动的盛宴)的描述句来判断正误。原文为: Published in 1964, it’s his classic memoir of 1920s Paris. The language is almost intoxicating (令人陶醉的),an aging writer looking back on an ambitious yet simpler time. A选项指出是关于一次旅行的简短记录,根据量原则,没有说出的内容不能算作真实内容,所以判断为错误选项。B选项中,有两个关键点:1. 有关海明威的生活 2. 年轻时代的生活。而我们通过原文溯源,发现与这两点有关的词/句是:memoir, aging writer looking back。从原文中的信息,我们可以推出,是上了年纪的作家写的一本回忆录。根据“荷恩等级关系”,说话人说的即为“上了年纪的作家写的一本回忆录” 受话人能够推导出的内容可以是其中蕴含的内容。内容可以是:回忆以往的生活,以往年纪稍小,作为纪念等。以此可以发现B选项的内容是蕴含在原文当中的,是可以成立的内容,所以B项正确。C、D选项根据内容是否蕴含在原文中来判断,即为错误选项。
        相似的有34题。
        例:T34. What can we expect of the glowing plants in the future?
        A.They will speed up energy production.
        B.They may transmit electricity to the home.
        C. They might help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D. They could take the place of power plants.
        原文能够帮我们做出判断:Lighting accounts for about 7% of the total electricity consumed in the US. Since lighting is often far removed from the power source(电源)— such as the distance from a power plant to street lamps on a remote highway — a lot of energy is lost during transmission(传输). Glowing plants could reduce this distance and therefore help save energy.
        根据原文内容我们提取关键信息。照明在美国的电力消耗中占比7%。照明设施与提供电力的电源相隔较远,在传输中电力损失极大。发光植物可以缩短距离,因此能够帮助节约能源。 因果关系为:长距离致使照明中的电损大。发光植物减少电损。电损减小,电能消耗必然降低。结论为:培养发光植物降低电能消耗。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C项即为推导规则所指向的正确选项。
        5结论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采用语用推理是有效的尝试,为学生的判断推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量原则,信息性原则和方式原则都是语用推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语用推理过程中要运用“合情溯因”,用合情推理来解释含意,那么给学生更多的启示就是“一切基于原文的选项才是正确选项”“一切合情理的选项才能是正确选项”。
        通过对高考题的探讨与对语用推理的运用,更加确认当代语用学的实际作用于地位。它作为一种解释性的理论,提醒我们对于语用推理的研究不是为了理论,而是为了指导实践。在考试方面,准确把握它就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和得分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 落实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考查关键能力彰显改革方向——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20,(8):35-38.
[2]Louis Paris. On the Properties of a Semantics-Pragmatics Interface Pattern in the Expression of Manner[J]. Where Semantics Meets Pragmatics,(2003), 7:11-13.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47.
[4]孙丽娜.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推理述评[D].湖南科技大学.25-26.
[5]徐盛桓.含意与合情推理. 外语教学与研究[J]. 2005,(5): 163.
[6]徐盛桓.语用推理[J].外语学刊,1991,(6):1-7.
收稿日期:2020-8-26
作者简介:
周倩(1991—),女(土家族),湖北省恩施市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育;向太平(1976—),男(土家族),湖北鹤峰县人,副教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中等教育,德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