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业勤 曹清奎
(河南大峪沟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河南巩义451271)
【摘要】:目的:探究柴芩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应用柴芩清胆汤治疗的是观察组,应用消炎利胆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治疗的是对照组。比较分析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症状积分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34例(94.44%)高于对照组27例(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柴芩清胆汤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积分,取得极佳的临床疗效,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安全性;柴芩清胆汤;有效性
在临床上慢性胆囊炎为常见疾病,因长期存在胆囊结石或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造成胆囊功能异常[1]。且针对于慢性胆囊炎而言,胆囊管或胆总管梗阻为其发病机制,患病后患者可能伴随口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干等症状,右上腹部存在疼痛感,一些患者无显著的临床症状,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干扰其日常生活[2]。此次研究通过对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72例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柴芩清胆汤治疗,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不愿参与此次研究者。纳入标准:符合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疾病诊断标准;既往无精神病史者;研究对象依从性良好。其中观察组年龄为(19~75)岁,平均(39.2±2.1)岁,男24例,女12例;对照组年龄为(20~74)岁,平均(39.8±2.3)岁,男25例,女11例。对比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对照组
应用消炎利胆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对患者实施消炎利胆片(国药准字 Z44023159,广东万年青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治疗,餐后 1 h服用,且3 片/次,3 次/d;同时对患者实施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 H51022376,成都锦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口服治疗,3次/d,0. 25 g × 3 粒/次。连续治疗 2 个疗程,4周时间为1个疗程[3]。
1.2.2观察组
应用柴芩清胆汤治疗。组方:黄芩、枳壳、茯苓、白芍、蒲公英、白术、香附各 15 g,茵陈、金钱草各 30 g,柴胡 12 g,木香 10 g,甘草 6 g。临床上对患者实施加减治疗:便秘者加大黄 15 g、生地黄 10 g;胁痛者加各10g的姜黄、延胡索;伴有结石者加海金沙 30 g、鸡内金 15 g;恶心呕吐者加各10的姜半夏、竹茹。早晚服用,2 次/d,水煎服,1 剂/d,连续治疗 2 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比较分析症状积分、临床疗效。
1.4统计学处理: 取SPSS23.0统计学软件,用均数±标准差(±s)代表示计量资料,应选择t检验两组间症状积分情况;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临床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两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症状积分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主要因结石刺激、炎症刺激等造成,造成胆囊壁和周围组织粘连、增厚,且受到炎性细胞浸润,出现不同程度纤维组织增生,一些患者会出现发热及黄疸等。且随着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其正常生活[4]。
慢性胆囊炎基于中医学范畴,属于“胃气痛”等范畴,因气行不畅和肝气郁结化热犯胃等造成,此种类型患者伴随肋痛、厌油腻、痞满、口苦、口干等临床表现。脾胃运化失常,将耗伤肝阴、湿热内生,久病则气滞血瘀。柴芩清胆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平滑肌痉挛症状,具有清热化湿、和解少阳、疏肝利胆等功效[5]。柴胡疏肝抗炎、清热解毒。蒲公英能够进一步抑制细菌的增殖,具有解毒、清热、利湿等功效。甘草可以调和诸药。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症状积分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34例(94.44%)高于对照组27例(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柴芩清胆汤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积分,取得极佳的临床疗效,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元贵,王勇,周康源, 等.芒硝联合化石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3):519-521.
[2]郭海军,郭秀霞,王本贤.疏肝清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5):77-80.
[3]殷光辉.疏肝清胆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6):175-177.
[4]孙跃明.消炎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41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8,28(1):48-49.
[5]廖茜珣,罗晓光,俞裕天, 等.清肝利胆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33(1):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