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运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的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许建综
[导读] 探究分析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运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的作用及其安全性。

许建综
(达州市中心医院;四川达州635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运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到2020年1月期间本院接诊的共计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对半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和误吸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误吸发生率显著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在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的同时减少误吸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困难;针灸;康复治疗;疗效;安全性
   
   脑卒中又称脑梗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是由各种突发或遗传因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部组织因局部缺血缺氧产生病变和坏死,脑卒中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吞咽功能障碍属于脑卒中的主要并发病症,如果不不及时诊断和采取措施进行护理治疗将会导致患者发生言语不清、脱水、贫血、营养不良[1]、焦虑甚至吸入性肺炎等。这严重阻碍了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结合听脑卒中居高不下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做好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有效、合理、优质的临床护理和康复干预治疗非常重要。本次研究通过选择本院收治的共计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运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的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到2020年1月期间本院接诊的共计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对半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吞咽障碍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65-77岁,平均年龄(69.96±2.63)岁。实验组吞咽障碍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64-79岁,平均年龄(69.88±2.77)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脑部CT诊断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意识不清患者;病危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转院、死亡的患者。本次研究选取的两组样本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康复治疗,护理人员要根据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吞咽困难情况安排功能性恢复训练,分为直接训练和间接训练。直接训练主要通过日常饮食恢复患者吞咽功能,通过调整患者体位,使患者重复进行多次吞咽动作,摄食速度减慢,咀嚼应完全,如患者胃部功能不强还可提供流质饮食。间接训练则是加强患者口唇舌肌肉肌肉张力,对咬肌进行物理刺激、提高随意性咳嗽的频率,激发吞咽反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行针过程应用平补平泄法,留针时间为半个小时,选穴主要包括了:风池穴、合谷穴、廉泉穴、百会穴、通里穴、千金穴。无法皱眉患者增加攒竹穴、迎风流泪患者增加晴明穴、气血虚弱患者增加三阴交、足三里穴。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和误吸发生率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脑卒中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脑卒中患者的误吸发生率对比
   在患者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23.33%(7/30);实验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3.33%(1/30)。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显著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可能发生的从摄食、咀嚼到吞咽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的神经系统功能性障碍[3]。吞咽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进食,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巨大的影响。病情严重甚至会造成吞咽功能缺失不可逆[4],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必须结合早期康复治疗的内容,在控制脑卒中病情的基础上重点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保证患者能够正常进食,增强患者的体质。除了功能恢复训练的相关治疗工作,针灸也是不错的选择,能够通过反复刺激患者的相关穴位达到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的作用[5]。本次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接受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误吸发生率显著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促进患者的疾病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军利,杨成琴,张娜.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及流涎症状的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20,44(2):287-289.
[2]刘慧.针灸联合中医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9):225-227.
[3]赵丽佳.因时护理模式联合针灸电刺激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8):184-185.
[4]薛文东.高压氧联合针灸及吞咽治疗仪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349.
[5]许钰.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QOL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2):154-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