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周宓 刘通 赵凤琼 高应平 钱斌 段茶惠
[导读] 观察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效果

周宓 刘通 赵凤琼 高应平 钱斌 段茶惠
(罗平县人民医院;云南罗平655800)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医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6例开展本次研究,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成甲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48例)与乙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48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乙组的前列腺症状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膀胱残余尿、最大尿流率等指标均优于甲组,临床数据相比较有差异性(P均<0.05)。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症,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取得的效果极佳,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临床效果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属于医院泌尿科一种常见疾病,发病人群主要是老年男性人群。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手段是外科手术治疗,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首要手术方式,但经临床实践可知,该术式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引发的出血量比较多,且手术之后患者的康复速度较缓慢[1]。因此,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被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中,且获得可观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主要观察前列腺增生症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治疗效果,分析该术式的治疗优越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医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6例开展本次研究,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成甲组(48例)与乙组(48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症。甲组:均为男性,年龄63-78岁,中位年龄75.6岁;病程1-5年,中位病程3.4年。乙组:均为男性,年龄65-81岁,中位年龄75.8岁;病程1-5年,中位病程3.5年。两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采取硬腰联合麻醉,麻醉生效后,患者选择截石位,乙组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设置电切的电凝功率为80W,输出功率为160W。首先,对患者的尿道进行扩张,在监视器的监视将双极电切内镜置入患者体内,对患者的前列腺、外括约肌、膀胱颈部、精阜等进行详细的观察,观察患者的膀胱颈前列腺和双侧的输尿管口存在的联系,检测出患者膀胱颈部距离精阜的长度大小,同时根据患者前列腺各叶的增生程度实施切除操作,切除时,先于患者膀胱颈口的6点钟方向实施切除,慢慢切割到精阜,切除中叶后再将患者两侧叶增生进行切除,最后再切除将精阜处的腺体,完成切除操作员之后,将创面进行修整,给予止血,后将20F导尿管置入,对膀胱实施冲洗。手术之后,采取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术后第4到5天无异常情况后,拔出导尿管。甲组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首先切除患者的中叶,后切除两侧叶,最后两患者的精阜四周的前列腺尖部进行切除,术后止血处理、抗生素抗感染处理、导尿管处理等与乙组的一样。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症状评分、膀胱残余尿、最大尿流率等指标,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包括尿路感染、二次出血、逆行射精、急性尿储留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采取SPSS19.0这一软件实施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表示,X2检验,统计数据有差异性时,P<0.05。
2结果
2.1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字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的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量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甲组,临床数据相比较有差异性(P<0.05),见表1。


*代表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乙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数据相比较有差异性(P均<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同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比,该术式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征[2]。相关研究证实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具有一下优势:(1)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具备靶向识别功能,即如果电切环触碰到患者的包膜,电切环的能量将会自动的降低,不再实施切割,能够对患者的包膜进行保护,这大大降低了电切难度,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2)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实施操作时,要求的温度为40℃至70℃,这能降低对患者脏器组织的损伤度,降低膀胱刺激,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太大的热损伤。(3)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自身具备良好的回路电流,手术过程中不容易导致闭孔神经的反射,实施切割时能够在机体组织的表面形成一个深度为1mm的凝固层,能有效止血,同时这个凝固层不容易脱落,降低了术后继发性出血率[3]。
   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乙组的前列腺症状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膀胱残余尿、最大尿流率、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甲组,临床数据相比较有差异性(P均<0.05)。表明对于前列腺增生症,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取得的效果极佳,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吴方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388(20):152-153.
[2]于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6):52-53.
[3]高卫军,成慧霞,贺艳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比较[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39(5):332-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