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2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用药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这一时间段本院门诊收治的共计100例感染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用药后的相关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对临床用药提出相关性建议。结果:患者在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等不良反应,经过积极的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门诊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过程中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分类并给予对症处理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引起基层医院进一步重视,推广适用。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感染疾病;不良反应;临床用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clinical countermeasures of cephalosporin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seases admitted to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ephalosporin drugs, and the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Results: During the treatment with cephalosporin, patients may have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allergic reaction,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and neurotoxic reaction. After active and targeted treatment,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Conclusion: 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to classify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and give symptomatic treatment during the use of cephalosporin drugs,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attention and popularization in primary hospitals.
【 Key words 】 Cephalosporins; Infectious diseases; Adverse reactions; Clinical medicine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对医院的治疗效果有了更多的需求,门诊的西药处方是当前我国的治疗主要手段,处方基本决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临床的用药实践中[1],仍然不可避免的可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影响了患者的身心舒适,甚至可能降低治疗的效果,做好不良反应的积极处理十分重要,是提高患者疾病预后的关键环节。本次研究通过选择了本院门诊收治的共计100例感染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用药对策,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这一时间段本院门诊收治的共计100例感染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在1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3±2.12)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30例、外伤感染31例、泌尿系统疾病16例、肠道疾病19例、其他4例。本次研究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排除婴幼儿;排除80岁及以上老年人,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神志清楚、配合研究。
1.2 方法
所有感染疾病患者均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对患者用药后的相关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并给予患者积极的对症处理,根据相关结果,对临床用药提出相关性建议。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可见,患者在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等不良反应。
表1 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png)
3 讨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抗生素的类型,能够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细菌感染,但是针对不同的患者药效不一,主要受到患者的体质和患者的免疫力影响,结合气候、饮食、疾病、其他药物的影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类型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该反应是头孢菌素类药物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血清出现病样反应并通过皮疹、荨麻疹进行外在表现[2],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支气管痉挛等,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过敏情况谨慎用药。胃肠道反应:主要是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一定刺激性,可能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菌群失调,出现恶心、呕吐、胀气、便秘、胃肠不适等反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若患者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剂量不合适[3],药效过猛可能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产生不良影响,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精神状态不佳甚至神经错乱等。维生素K反应性低凝血酶原血症: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能会影响患者体内的维生素K合成,继而引起该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通过每周注射10mg维生素K进行预防[4],主要作用是延长凝血时间。戒酒硫样反应:若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不听医嘱擅自饮酒,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胸闷等硫样反应,且往往相对较重,临床需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督促患者正确饮食、健康作息、戒烟戒酒[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等不良反应,经过积极的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患者在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给予对症处理,并针对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开展心理疏导,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6]。
参考文献:
[1]刘文杰,周玲莉.多种西药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2):72,74.
[2]杨志坚.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对策[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6):89-90.
[3]张学昌.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9):96,98.
[4]赵海东.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选择的可行性研究[J].健康必读,2020,(14):264.
[5]李娜,陈峰.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用药对策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4):169-171.
[6]张志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对策[J].健康之友,2020,(7):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