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抗结核治疗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护理效果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  刘丹
[导读] 探讨抗结核治疗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护理效果

  刘丹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抗结核治疗导致的重症药物性肝炎患者6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重症药物性肝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重症药物性肝炎患者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肝功能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对抗结核治疗导致的重症药物性肝炎进行护理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抗结核治疗导致的重症药物性肝炎患者进行护理时,全面性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形式,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上研究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全面性护理;抗结核治疗;重症药物性肝炎;护理满意度

   肺结核是一种肺部传染性疾病,抗结核药物虽然能够对肺部疾病起到一定的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会对患者身体组织器官产生一些损害,若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会对患者的肝脏产生不利影响,容易造成重症药物性肝炎,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所以,目前需要寻找一种既能够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又可以减少对身体影响的护理方式[1-2]。本文是对抗结核治疗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护理效果进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抗结核治疗导致的重症药物性肝炎患者60例,均分为两组,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形成重症药物性肝炎的患者,排除患有肝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所有患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为32~74岁,平均年龄为(53.00±4.00)岁;观察组患者男15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31~73岁,平均年龄为(52.00±5.00)岁。两组抗结核治疗导致的重症药物性肝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无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密切关注各项生命指标、嘱咐患者注意事项等。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具体包括:第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患者由于受病痛折磨和对未知的恐惧,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关注到这一现象,并与患者进行沟通,解决患者的疑问,平复患者情绪,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第二,对患者进行进行口腔护理,由于患者有肺结核疾病,常出现咯血的情况,会造成口腔污染,所以应该在患者附近放置清水,以便患者及时漱口。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患者由于咯血引起的窒息现象,护理人员应该在病房内准备好气管切开包、吸痰器等急救用品。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与医生合力解决。第三,对患者进行降温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休息,运动量减少,室内空气不流畅,可能会使患者体温升高,护理人员可以采用物理方法为患者进行降温。同时也要为患者进行定期翻身,减少发生压疮的风险。第四,对患者进行营养护理,患者每日饮食需要满足机体代谢所需,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注意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肝功能指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ALT)、总胆红素含量(TBIL)、白蛋白含量(ALB)、凝血活酶活动度四项指标。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指标。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肝功能指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检测,其中肝功能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表示为(n%),作X2检验,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肝功能指标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护理后非常满意12例、满意16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观察组患者护理后非常满意7例、满意12例、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为63.33%(19/30),经过对比后,X2值为7.9542,P值为0.0047(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会对患者的肝脏产生损伤,若是产生不良后果会加重结核病的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治疗期间,科学的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伤,减少发生重症药物性肝炎的风险。全面性护理是从心理疏导、口腔护理、降温护理以及营养护理多方面全方位的进行护理,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3]。本研究表明,在对抗结核治疗导致的重症药物性肝炎进行护理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对抗结核治疗导致的重症药物性肝炎患者进行护理时,全面性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形式,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米日古丽·祖农,夏迪亚·阿不来提.关于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8(37):24-24.
[2]马秀霞,安洪霞.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004(015):79.?
[3]于庆华.探究重症肺结核患者的系统性护理方案与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