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阻生牙拔除术中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任怡 刘旭 吕林霞
[导读] 探究分析心理护理在阻生牙拔除术中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任怡  刘旭 吕林霞
(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理护理在阻生牙拔除术中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到本院牙科进行阻生牙拔除的患者共计8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所有阻生牙拔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内容,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心理护理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阻生牙拔除手术患者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适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阻生牙;拔除;焦虑;抑郁;依从性;满意度
   
   阻生牙拔除手术是临床牙科常见的手术类型,但是受到阻生牙生长位置的影响、牙齿骨骼阻力的影响等,往往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锤子、牙钻、钳子等工具,这些手术器械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惧,导致患者担心感染、害怕疼痛、担心并发症等不良情绪的出现[1],降低了患者对手术开展的配合程度,同时可能会延长拔牙后止血、牙龈恢复的进程。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共计80例阻生牙拔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心理护理在阻生牙拔除术中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到本院牙科进行阻生牙拔除的患者共计8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所有阻生牙拔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32.53±2.23)岁;实验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32.49±2.21)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开展阻生牙拔除手术;无凝血功能障碍;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晓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月经期或妊娠期女性;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合并恶性口腔疾病患者。本次研究选取的两组样本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包括手术讲解、器械展示、健康教育、口腔清洁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内容,如下: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的根本原因,给予人性化的疏导,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加强患者阻生牙疾病知识的教育和讲解,告知患者阻生牙拔除的必要性,向患者讲解手术器械的具体使用方法,让患者了解手术器械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不会给患者带来危害。同时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了解,减少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此外,医护人员还要根据不同的患者学历、生活环境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手段,在阻生牙拔除手术开始之前播放音乐舒缓情绪、深呼吸或静坐减轻恐惧等,手术过程中积极鼓励患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舒缓患者的紧张感[2]。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阻生牙拔除手术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得出结果。焦虑、抑郁评分即是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越高代表焦虑情绪越严重。治疗依从性以百分比进行表示。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统计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共100分,20题,其中包括患者对护理阶段各工作的满意程度,对护理人员满意程度等。根据患者的评分分为三种情况;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太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心理护理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此可见,在患者开展阻生牙拔除手术之前,向患者积极讲解手术器械的使用,使患者正确的、积极的认知该手术,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十分重要,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预后恢复效果的关键环节[3]。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共计80例阻生牙拔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心理护理在阻生牙拔除术中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心理护理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阻生牙拔除手术患者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基层医院牙科广泛推行适用。

参考文献:
[1]李锡红.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管理干预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33):82,87.
[2]刘丹,李成均,蒋坤玲.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J].健康必读,2019,(16):270-271.
[3]姜爱君,范小兰,王晓丹, 等.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管理干预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1):2059-2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