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带教模式在消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  谢丽丽
[导读] 研究在消化科护理带教中采用规范化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

   谢丽丽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新内科楼五楼);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消化科护理带教中采用规范化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这2年间在我院消化科实习的42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取规范化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评分、操作技能考核评分以及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评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消化科护理带教中采用规范化带教模式,可提高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提升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有助于带教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规范化带教;消化科;护理;理论考核;实践操作
  消化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消化系统疾病而设置的临床科室,包含消化内科及消化外科,疾病可涉及食管、胃、肠、肝、胆、胰等诸多脏器和组织的疾病,常见疾病有胃食管反流病、胃炎、胃癌、胃溃疡、食管癌、食道炎、肝炎等等,病型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多,主要有胃肠道不适及大便改变。消化科病情不一、病情变化快,涉及多学科知识,因此,对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教学主要是提高实习护生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代临床需求,现如今各种新型带教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如PBL教学、思维导图式教学、规范化教学模式等等[1]。本文就规范化教学模式应用在消化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消化科实习的42名实习护士参与本次研究,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男性2例、女性19例,年龄20~24岁、平均(22.13±1.27)岁;对照组:男性3例、女性18例,年龄19~23岁、平均(22.05±1.19)岁,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指导护生学习理论知识,带教老师演示。观察组采取规范化带教模式,具体内容:①带教老师的选择:选取我院临床从事带教工作5年以上的护师以上职称的带教老师,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②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临床实习大纲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包括带教目标、实施方法、小讲课内容、实习护生考试时间安排等,将带教工作在规定的时间有计划、目的的进行;要求实习护生在实践操作方面完成一份护理病历的书写。③带教内容:紧密联系理论和实践,带教老师对护士学过的知识,结合患者的病情对护生进行提问,包括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异常情况处理应对方式等,并在护生实践过程中给予纠正其不规范操作行为,指导护生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操作程序。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成绩评分;对比两组满意率。
1.4评价标准
  理论考评题由本科室教学干事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命题,包括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共5部分内容,满分100分;操作考核包括基础护理操作、无菌操作、护患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共4部分内容,满分100分[2]。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调查两组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问卷内容有基础教学、实践操作、教学态度、规范化带教模式等4方面内容,每方面0-25分,总分100分,满意:≥85分;基本满意:60-84分;不满意:<60分,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成绩评分对比
  观察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成绩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对护理人员的培养过程中,临床实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实习可让实习护士了解到更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其实践操作能力,而带教老师是实习护生专业实践的启蒙老师,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合格的带教老师可培养出技术过硬的护理人员,使临床护理工作更顺利的开展下去[3]。
传统的带教模式较为枯燥,实习护生由于临床教学和实践的差异,使其不知如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容易出现诸多问题,实习护生感到学非所用[4]。规范化带教模式,首先由具有多年临床带教经验的护师以上级别的带教老师组成,带教老师具备超硬的实践操作技术以及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保障教学质量[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分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知,规范化带教模式可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
综上所述,规范化带教模式应用在消化科护理带教中,可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带教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惠玲.消化科护生实习双导师带教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2):2241-2242.
[2]郭砚波,刘爱莉.不同带教模式在消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2):132-148.
[3]孟莹莹,朱迎,董丽,等.不同带教模式在消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8,16(06):744-746.
[4]侯永佳,陈茜.消化科护生带教过程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04):130-168.
[5]葛娇.问题式学习教学法在消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4):74-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