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患者的护理技巧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代利华
[导读] 心包炎患者的护理技巧


代利华   
(绵阳市游仙区小枧沟中心卫生院;四川绵阳621024)
   心包炎患者除了手术与药物治疗以外,在日常生活当中,还应当提高对护理的重视,那么,心包炎患者都有哪些护理方法呢?
   
一、什么是心包炎?
   心包炎就是心脏外表面的一层包膜受了感染,发了炎症。一般来说,心包炎大多数都是由病毒或者结核菌引起的,还有一些微生物,这种感染状态引起的最常见。以及其他的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性病变。心包炎不仅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严重的还会伤害呼吸系统。
   心包炎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发热、盗汗、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出现大量积液的话,还会出现心包填塞的症状,比如胸痛、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
   心包炎分为急性心包炎和慢性心包炎。其中急性心包炎常伴有心包积液,慢性心包炎常引起心包缩窄,也就是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由急性心包炎发展而来的。

二、引发心包炎的病因有哪些?
   (1)心包炎发病的病因很多,通常来说急性心包炎的发病原因有急性非特异性,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导致;
   (2)自身免疫风湿热及其它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也可能会引发心包炎;
   (3)还有一些原发性、继发性肿瘤;痛风、尿毒症代谢性疾病可能导致的心包炎;
   (4)因为损伤性、放射性物理因素也有可能会导致心包炎的出现。

三、心包炎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1、心理护理
   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疾病有关知识,要有治疗的希望,积极配合治疗;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注意休息、增加营养,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
   2、休息与活动护理
   心功能Ⅰ级的患者应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心功能Ⅱ级的患者应增加休息的时间,但可以起床活动;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应增加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应绝对休息,以不出现症状为限。急性心包炎患者应卧床休息。
   3、用药护理
   患者应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加量、减量或停药。发生不好的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
   4、饮食护理
   (1)出现腹胀、食欲减退时应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
   (2)要控制钠盐的摄入,避免过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尿毒症引起的急性心包炎应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4)结核、肿瘤引起的心包炎应增加营养的摄入。
   (5)心功能不全或心脏压塞者,应注意控制液体总量的摄入,每日出入量应保持相对负平衡状态。
   (6)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心包炎的预防
   心包炎本身是没有特殊的预防方法的,根据不同的原发病来进行相关的预防。心包炎的预防主要是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来预防病情的发展,以免导致不良的后果。风湿性及非特性心包炎,一般来说很少会引起心包填塞及缩窄性心包炎。而结核性、化脓性、以及放射损伤性心包炎比较容易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因此要及早的诊断并及时治疗,防止病情的发展。但也有一些疾病是没有办法预防的,比如比较常见的结核性心包炎或者是非特异性心包炎,这些疾病是没法预防的。
   要预防心包炎就要从预防原发病来入手,比方继发于急性心梗以后,出现了心包炎可能需要预防的就是急性心肌梗死。预防心肌梗死,就牵涉到平常对冠心病的预防。采取减轻体重、减少肥胖、控制血压、血糖、避免抽烟、避免过度熬夜、高度的精神紧张等一系列行为,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从而产生对心包炎的预防。
   大体上来说,预防心包炎就是要预防原发病,那么平常就要多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应该注意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提高人体免疫的方法就是改善患者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
   第二,要适当参加一些运动,来提高自身的体质,体质好了就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常见的运动包括太极拳,游泳,爬山等。
   第三,要注意不要受凉,不要大量的饮酒,受凉以后可以导致明显的免疫力下降,从而使大量的细菌、病毒、真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侵犯人体,从而诱发心包炎,部分人可以出现化脓性心包炎,预后较差,可以给予相应的治疗,例如抗感染、抗病毒以及吸氧等治疗。
   以上就是心包炎相关的知识,简单的介绍了什么是心包炎,引发它的病因,护理方法以及怎样预防。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多注意一下饮食卫生健康,以及适当的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好防护,健康生活,那么疾病也会远离我们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