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春 宋桂艳 刘艳芹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理电子病历实施PDCA理论管理的临床实践。方法:实验组随机择取1000份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纳入的急诊护理电子病历,参照组选取2018年12月前我院的急诊护理电子病历1000份,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予行PDCA理论管理,讨论的管理前后质量评分及电子病历纰漏。结果:(1)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前质量评分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后病历撰写、入院流程管理、病历时效性、病历内涵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2)实验组电子病历错别字或病句、内容千篇一律、缺项漏项、连续性差、记录不详细等纰漏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电子病历应用PDCA理论实施管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其病历质量水平,并在降低病历纰漏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急诊;护理电子病历;PDCA理论;质量控制
随着电子病历系统在广大基层医院的广泛应用,在临床中应用效果确切,因其具有较高的便捷性、规范性、简洁性,故能够满足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1]。但是由于急诊科护理工作难度较高、任务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急诊护理电子病历质量[2]。对此,本研究针对急诊护理电子病历质量控制方式进行分析,讨论PDCA理论管理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实验组随机择取1000份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纳入的急诊护理电子病历,实验组急诊护理电子病历患者男524例,女476例。年龄分布18-76周岁,均值(48.69±13.52)周岁。参照组选取2018年12月前我院的急诊护理电子病历1000份,参照组急诊护理电子病历患者男512例,女488例。年龄分布18-77周岁,均值(48.73±13.55)周岁。急诊护理电子病历患者年龄、性别结果未见显著差异性特征(P>0.05),其校准结果对比值与统计学要求一致。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依据急诊科实际情况对急诊护理电子病历进行管理,完善对护理人员的管理[3] 。实验组予行PDCA理论管理,具体措施:计划-Plan,针对急诊护理电子病历存在的纰漏进行研究,由全部急诊科护理人员对当前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头脑风暴,整合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3]。分析急诊护理电子病历问题及纰漏产生原因,包括:病历时效性不足、内容质量不足、低级错误较多、无法真实反映出临床医疗及护理行为合理性、缺项及漏项现象频繁等。针对上述问题加以讨论,从而总结完善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的方案[4]。实施-Do,按照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方案进行有效管理,对当前病历撰写进行质量控制,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便捷特征,实现电子病历的规范性。利用书写模板技术进行急诊护理电子病历撰写,并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事故案处理条例》等相关内容开展管理[5]。评定-Check,经由质量控制小组对整改后急诊护理电子病历撰写情况进行评定,尤其针对前文提到的各项纰漏与问题环节进行重点评价,掌握PDCA管理后的应用效果。讨论-Action,对于评定结果加以讨论和分析,再次寻找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中的各项问题,形成新一轮PDCA循环。
1.3观察指标
评估2组管理前后急诊护理电子病历质量,包含病历撰写、入院流程管理、病历时效性、病历内涵,每项标准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证实急诊护理电子病历质量水平越高。记录急诊护理电子病历中的问题或纰漏,包括错别字或病句、内容千篇一律、缺项漏项、连续性差、记录不详细等[6]。
1.4统计学分析
全部2000份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前后病历撰写、入院流程管理、病历时效性、病历内涵质量评分通过t检验,(均数±标准差)是其表现方式。以X2检验急诊护理电子病历错别字或病句、内容千篇一律、缺项漏项、连续性差、记录不详细等纰漏情况,(n%)是其表述方式。统计学判别标准是P<0.05。
2结果
2.1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前后病历撰写、入院流程管理、病历时效性、病历内涵质量评分比较
对比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前后质量评分数据(见表1),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前质量评分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后病历撰写、入院流程管理、病历时效性、病历内涵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png)
3讨论
电子病历系统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极大程度上提升临床病历撰写、查询、评估的实效性,在临床中应用效果确切,急诊科与医院其他科室有所不同,所收治的患者多为危急重症患者,加之目前临床护理资源较为紧张,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急诊科护理电子病历的质量[7]。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就急诊护理电子病历行PDCA理论管理,结果显示,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前质量评分具有一致性,实验组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后病历撰写、入院流程管理、病历时效性、病历内涵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电子病历错别字或病句、内容千篇一律、缺项漏项、连续性差、记录不详细等纰漏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DCA是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通过Plan(计划)、Do(实施)、Check(评定)、Action(讨论)4个环节,在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缓解之中,通过PDCA循环形式实施管理,贯穿在整个管理活动之中,并不断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以此来推进急诊护理电子病历质量不断提升。
综合以上结果,PDCA理论于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管理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沈美玲,谢小朋,李建云, 等.PDCA循环在心内科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7):1031-1033.
[2]张焕荣,张海燕,于建军, 等.应用PDCA循环模式提高医院电子病历首页的手术分级数据质量[J].中国卫生统计,2017,34(6):956-958.
[3]谢萍,郑军,郭晓娟, 等.电子护理文书闭环质量控制系统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7):806-809.
[4]黄映嫦,姚慧梅,喻瑛.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5(1):89-90.
[5]王垭,黄浩,朱红, 等.电子质量管理系统在电子病历体温单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9):1752-1754,1760.
[6]沈美玲,谢小朋,李建云, 等.PDCA循环在心内科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7):1031-1033.
[7]姜明霞,蔡琴,袁京梅, 等.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精神科电子护理病历书写缺陷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7):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