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
(睢宁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苏睢宁221200)
【摘要】目的 探究饮食护理对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体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饮食护理,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体重变化、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体重下降比观察组明显(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结论 饮食护理对小儿急性腹泻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维持患儿体重,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饮食护理;小儿急性腹泻病;体重
前言
小儿急性腹泻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综合征,特征为大便不成型、大便次数增多、呕吐等[1]。小儿急性腹泻具有较高的病发率,且多发于6-24月的婴幼儿,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脱水、电解质失衡、菌血症或败血症等,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临床对于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以补液和电解质疗法为主,给予病情较为严重患儿住院治疗,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液或口服补液盐,因患儿年纪尚小,所以在补液期间需给予患儿有效护理,才能促进病情快速好转[2-3]。常规护理定时监测血清PH、电解质和尿素氮等,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而饮食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其中恢复喂养对预防急性营养不良具有良好效果。因此,本文就饮食护理对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体重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纳入标准:①新鲜大便经显微镜检查可见侵入结肠粘膜细菌、蓝氏贾弟鞭毛虫的卵囊或滋养体;②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乳胶凝集试验可发现轮状病毒及其他病毒抗原和肠毒素。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患儿;②迁延性或慢性腹泻病患儿;③脱水患儿[4]。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对照组有男患儿16例,女患儿14例,年龄1-15月,平均年龄(7.24±1.54)月,病程4-11天,平均病程(8.24±1.24)天。观察组有男患儿18例,女患儿12例,年龄1-16月,平均年龄(8.07±1.63)月,病程4-11天,平均病程(8.35±1.09)天。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儿入院后测量体重、检查大便、血常规检查等,评估患儿基本病情;保持病房通风透气、干净舒适、温湿度适宜等;密切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延伸饮食护理,具体如下:①饮食调整:为确保患儿消化道能得到充分休养,护士可以暂时停止添加一些不易消化食物或辅食;同时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来适当减少哺乳次数或哺乳量,必要时可延长哺乳间隔时间。②母乳喂养:叮嘱患儿母亲在患儿治疗期内饮食要清淡,喂奶前饮用200-400ml温开水;喂奶时,考虑到患儿消化道休养问题,叮嘱患儿母亲尽量给予患儿母乳易消化的前部分,减少或避免后部分脂肪含量较多的母乳;根据患儿恢复情况来减少喂奶次数和时间,给予患儿口服补液或专门腹泻奶粉(雀巢AL110等),患儿病情有好转迹象时,可与母乳混合喂养。③人工喂养:给予患儿脱脂奶,脱脂奶通常由脱脂奶粉反复烧煮3次得出;若患儿病情较为严重时,可适当降低奶量或稀释奶浓度,可用水稀释,1份牛乳兑一半水;若患儿病情逐渐好转,可依次调整奶量或奶浓度。④脱水护理:若患儿因腹泻而脱水严重,可适当给予患儿口服补液盐(西安安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05),使用温开水送服,喂药时,护士要一勺一勺喂患儿,遵循“少量多次”原则。⑤轻度腹泻护理:患儿病情仅为轻度腹泻时,可为患儿制定合理饮食计划。给予患儿饮用胡萝卜汤,每天饮用2-3次,每次30-50ml,饮用胡萝卜汤后,护士要将一个苹果削皮,切成小块,放入碗中,并加入适量白糖隔水蒸煮,捣烂成泥状,给予患儿食用;对于6个月以上患儿,护士可给予鱼蛋白粉粥或烂面条,每天1-2次,每次5g;主食为焦米粥,用米或米粉加水煮成,护士要遵循“少吃多餐”原则;在患儿服用口服补液后,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C、乳酶生,每次各1片,每天3次,碾碎伴温开水服用;同时将山楂去核或炮姜去皮,炒成碳,碾为粉末,每次服用0.3-0.6g,每天3次,伴温开水服用,若患儿因味道苦而拒绝食用,护士可适当添加白糖调味。⑥腹泻增多护理:若患儿腹泻次数增多,护士要定时检查和更换尿布,患儿大便后,要使用温开水清洗臀部,并涂抹护肤油脂或爽身粉。加强患儿腹部保暖工作,避免患儿着凉后出现肠蠕动而加重腹泻。根据患儿腹泻不同症状,给予不同饮食护理,如湿热型腹泻,大便伴有未消化食物、有少量粘液等,护士可给予患儿服用乌梅汤和橘枣茶。⑦健康教育:告知患儿家属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同时讲解患儿饮食的搭配方式、注意事项等,促使患儿养成合理饮食的习惯。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体重变化、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记录患儿入院时和干预后的体重。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测干预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问卷包含护理细节、护理流程、鼓励态度等,总分100分,90分及以上表示非常满意,80-89分表示比较满意,8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体重变化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体重下降比观察组明显(P<0.05),见表1。
.png)
3.讨论
小儿急性腹泻是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急性中毒、全身性中毒、过敏以及全身感染等引起[5-6]。该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的还会引起脱水、尿少、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等,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临床除了对症治疗外,还要控制患儿体重,避免疾病引起患儿体重急剧下降,从而影响生长发育[7]。常规护理在患儿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保持病房环境等,能有效促进患儿病情好转,但为较好控制患儿体重,就需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延伸饮食护理。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对照组的体重下降比观察组明显(P<0.05)。这是因为饮食护理根据患儿实际病情来调整饮食,确保患儿消化道能得到充分休养,促进消化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儿营养吸收能力,避免营养不良导致体重下降。饮食护理还通过叮嘱患儿母亲在患儿治疗期内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生辣凉刺激性食物,可有效促进乳汁分泌,增加前段奶(前2-3分钟奶量),能为患儿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乳糖、水分以及维生素,一方面能为患儿提供机体所需营养,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一方面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加快营养吸收,维持患儿正常体重[8]。人工喂奶时,稀释或减少奶量,可避免高浓度高剂量奶量刺激肠胃,利于患儿病情恢复,保持正常体重。对于因腹泻而脱水患儿,适当给予口服补液盐,有利于患儿肠胃吸收、减少腹泻、呕吐发生;对于轻度腹泻患儿,给予胡萝卜汤和苹果泥,其中苹果和胡萝卜均含有果胶,能吸附肠内有害物质,促使大便成形,对腹泻痊愈起到促进作用;给予6个月以上患儿饮用鱼蛋白粉或烂面条,食物含有的脂肪和乳糖较低,且富含蛋白质,利于患儿吸收,加快病情痊愈,从而确保机体正常发育[9]。本文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这是因为护士定时查看和更换患儿尿布,温开水清洗患儿便后的臀部,涂抹护肤油脂或爽身粉等,细致的护理工作能促进患儿身心愉悦,无形中拉近与患儿及家属的关系,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此外,叮嘱家属患儿的饮食注意事项等,与家属共同协助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利于患者病情恢复,还能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饮食护理对小儿急性腹泻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维持患儿体重,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姚晶.饮食护理对腹泻患儿病症缓解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3):301-302.
[2]朱东华,樊艳宏.针对性饮食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3):170-172.
[3]黄敏,寇艳红.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在小儿腹泻患者病症缓解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3):68+92.
[4]薛素芳,樊慧,伏小英,等.对腹泻患儿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0):267-269.
[5]罗碧君.饮食护理对小儿腹泻的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5):138-139.
[6]张娟,张欢利.综合护理在小儿急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8):187-188.
[7]李海英.静脉营养支持结合饮食限制在小儿急性腹泻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4):14.
[8]杨娇梅,周丽华,胡碧珠.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急性腹泻病护理中应用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2):86-87.
[9]杜小兰,张婧祎,王小妮,等.强化护理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症状、肠道菌群及复发率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