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患者负面情绪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郭微1 贺苇军2
[导读] 分析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患者负面情绪的价值。


郭微1  贺苇军2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 成都市生殖与不孕症研究所;
 2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610091)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患者负面情绪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6例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心理组采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心理组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心理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结论:对不孕不育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不孕不育;负面情绪
   
   在现代医疗领域中,不孕不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育龄期夫妇中发病率在10%-15%之间,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1]。相关报道显示,被确诊为不孕不育的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轻生的想法,具有较大危害[2]。现选取66例不孕不育患者,分析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患者负面情绪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6例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25-38岁,平均(31.53±2.12)岁。心理组24-37岁,平均(30.48±2.05)岁。对比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定时指导患者进行体检,指导正确用药、生活等,随机给予情绪安抚。
   心理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1)宣传知识。给患者及其配偶讲解详细的受孕过程、方式、条件以及导致不孕不育的因素等,告知详细的检查流程、方式,向患者宣传正确的、规律的性生活,忌烟忌酒男性尽量避免去高温、高磁场的环境中,尽量少穿紧身裤。(2)减轻心理负担。可组织不孕不育患者每周进行一次集体讨论的活动,解决患者的困惑。如果患者情绪较为敏感、紧张,应积极进行心理干预,疏导其不良情绪,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喜好,指导其进行一些业余爱好活动等,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保持心情愉悦。(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析,用温和、亲切的语言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疏导情绪,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性和信任感,根据患者的需求,还可以向患者提供辅助生殖信息等等。
   1.3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进行评分,分值越低,患者负面情绪越少。
   (2)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肢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对比有意义(P﹤0.05)。
   2方法
   2.1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心理组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如表1


   3结果
   在现代生活的环境中,不孕不育的发病率持续增长,虽然该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已知的我们生活的环境、性病以及其他疾病等都会造成不孕不育的发生,虽然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不会造成严重威胁,却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在对不孕不育患者的调查中显示,大部分不孕不育患者都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4]。
   此次研究显示:心理组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心理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心理护理在不孕不育症患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邓青. 心理护理在不孕不育症患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J]. 家庭医药, 2018, 000(010):305.
[2]李艳芳. 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016(007):104-107.
[3]王淑华. 心理护理对改善不孕症患者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016(010):256.
[4]杨欢. 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 000(026):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