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用于儿童癫痫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韩逸仙
[导读] 分析和研究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用于儿童癫痫护理中的效果


韩逸仙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用于儿童癫痫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9-2019.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癫痫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比较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分数。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癫痫发作时间及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应用于癫痫患儿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儿童癫痫;评判性思维;护理;效果

   癫痫也被称为“羊癫疯”或者“羊角风”,导致该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大脑神经元突发异常放电致使患者大脑发生短暂性功能障碍[1]。根据相关临床统计显示,我国癫痫患者的数量约为900万人,并且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神经科常见疾病。遗传因素是导致该疾病出现的重要因素,癫痫多出现于儿童群体中。儿童癫痫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单纯或短暂的部分面部偏侧运动发作,例如口咽肌、单侧面肌等短暂阵挛性抽动。目前临床上对于儿童癫痫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除了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外,对癫痫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样十分重要。批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能够通过合理诊断,选择最佳思维方式和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基于此,本研究对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用于儿童癫痫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9-2019.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癫痫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最低年龄1岁,最高年龄12岁,平均年龄(7.42±1.92)岁;最低病程6个月,最高病程36个月,平均病程(20.73±1.02)个月。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对比分析。纳入标准:(1)全部患儿均经临床确诊为小儿癫痫;(2)全部患儿及家属均为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儿;(2)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基础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1)培训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护理人员需要掌握评判性思维的特点、概念等相关知识,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2)患儿入院后全面了解其病情,评估其认知程度,使用评判性思维为期安排床位,做好防护措施,合理调整室内温度,合理使用药物。如果患儿脑电监测过程发病,应监测其经皮血氧饱和度,进行吸氧处理。(3)合理用药。严密观察其用药和反应,分析原因。最佳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但是患儿血管较细,需要护理人员使用水合氯酫灌肠方法,并建立静脉通道,减少脑缺氧时间。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癫痫发作时间及频率。使用儿童生活质量量表(QOLCE)在护理后2个月对全部患儿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内容包括身体情况、认知能力、情绪情况、行为问题和社会活动五个项目,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2.结果
2.1两组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及时间对比 观察组癫痫发作时间及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癫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病变,是通过脑神经元兴奋异常而出现的痫性发作,反复性较强,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该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降低。儿童癫痫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优于传递方式和放电异常起始位置存在差异,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也有所不同,主要为自主神经异常、发作性运动障碍、意识障碍等。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癫痫反复出现势必会使其脑细胞严重受损,不利于脑细胞的发育。
  当下临床上对于小儿癫痫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但是该方法治疗时间较长,患儿依从性较差,治疗效果不佳。使用评判性思维模式的个体在复杂的环境中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效运用,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进而明确解决方案,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推理,合理判断和正确选择[2]。近些年来,随着医疗观念的不断进步,评判性思维模式得到了临床护理的广泛应用。应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增强护理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对于儿童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耐心。
  应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进行狐狸的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全方面的观察和悉心照顾,能够将可能出现的意外一一排除,使患儿、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大大增加,并且有效提高了患儿面对疾病的自信,逐渐消除其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下,通过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护理的依从性,改善其症状,实现对癫痫发作概率的控制。并且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主要原因在于该护理模式能够依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对患儿进行综合护理,防止紧急情况出现。在全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始终对患儿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有效提高其护理依从性,有助于促进其康复,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主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密切观察,指导其行为,提高家属的重视度,强化预防意识,有效防止不良事件出现。
  综上所述,将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应用于癫痫患儿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1]吴春丽.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2):203.
[2]李雪雅.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在儿童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7):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