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玉 邓洁玫通讯作者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目的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采取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50%,与对照组的40.00%比较明显更低(P<0.05)。(2)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5.00%,和对照组的75.0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采取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值得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集束化护理;护理效果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呼吸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发病和肺炎、误吸、肺挫伤、全身严重感染、严重多发伤等因素密切相关。该疾病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及指(趾)端、呼吸窘迫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了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集束化护理在 其中的应用效果,涉及的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知情签署相关治疗、护理同意书,且均符合临床有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的诊断标准,均采取俯卧位通气支持,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中,男性为24例、女性为16例;年龄最低45岁,最高78岁,年龄均值为(61.8±1.2)岁。对照组40例中,男性为25例、女性为15例;年龄最低46岁,最高77岁,年龄均值为(61.6±1.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代表后续数据有可比的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以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流程为依据,严格执行;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方法,包括:
(1)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在科室内部及时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结合以往临床医护工作经验,并根据本组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集束化护理计划方案。
(2)集束化健康宣教。结合患者薄弱知识环节,薄弱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俯卧位通气的目的,提高患者认知。
(3)集束化心理护理。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针对患者常见的消极心理,比如焦虑、抑郁、担心害怕等,采取音乐疗法、举例治疗成功案例鼓励疗法及时疏导,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
(4)集束化专科护理。加强患者体位护理,翻身前加强患者生命体征评估,翻身过程加强各类引流管保护,并将气管导管固定好;每2h进行1次体位变换,对患者肢体、头部进行合理调整,预防关节伸展过度,合理应用减压物品,避免压疮的出现。此外,加强机械通气及呼吸道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清除鼻腔异物,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呼吸方法、咳痰方法,提升机械通气的效果。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总发生率(%);采取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三个等级,85-100分为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00%[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涉及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均为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1例、压疮1例、角膜损伤1例,总发生率为7.50%;对照组40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4例、压疮3例、角膜损伤3例、误吸2例、低血压4例,总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χ2=10.287,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5.00%,和对照组的75.0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png)
3.讨论
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法,需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然后从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机械通气及呼吸道护理等多方面加以强化[3]。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法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7.50%,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的40.00%低;此外,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0%;从中可知,集束化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采取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值得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冯琳.集束化护理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7):65-70.
[2]姬莉,孙敏敏,倪荣.集束化护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9):107-110.
[3]谭艳丽,黄苏平.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1):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