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 陈芯仪
[导读] 探讨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

 陈芯仪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阆中637400)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进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结果。结果:给予所有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以及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术后预防高灌注综合征、血管痉挛、颈动脉窦反应,给予抗凝治疗,经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完成支架置入,患者情绪稳定,出现穿刺点出血7例,经及时加压按压以及对症处理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脑血管支架置入有一定并发症发生风险,根据治疗方法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护理方案,这对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并发症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在内科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中应用较多,但是这一术式有一定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必须重视预防并发症[1]。本次研究对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进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以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相应护理体会,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进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本组研究对象男女比22:20,年龄47-80岁、中位年龄67岁。患者术前均进行MRI检查、超声检查。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以及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术后预防高灌注综合征、血管痉挛、颈动脉窦反应,给予抗凝治疗。
2、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完成支架置入,患者情绪稳定,出现穿刺点出血7例,经及时加压按压以及对症处理后,未见严重并发症。
3、护理
3.1 术前护理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史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危险因素,术前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评估是否有过敏史,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估[2]。同时对患者采取以下措施:①对患者的心率进行观察:平静状态下的心率在50-60次/min时,为患者告知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术前进行阿托品试验以免机械刺激引起血压、心率等进一步降低;②控制患者的血压:对合并高血压病的,将其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当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时,血压控制应更加严格;③术前给予抗凝治疗,给予阿司匹林300mgqd联合氯吡格雷75mgqd,持续3d以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患者既往多没有接受过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患者、家属缺乏对其的了解,因此存在一定焦虑、恐惧等心态。我们发现患者对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主要疑惑集中在:治疗的安全性、治疗的疗效、支架的置入方式、支架置入后能坚持多少年、置入支架后有哪些注意事项、支架置入后是否可以进行MRI检查、置入后多久复查以及支架是否可以报销等。

针对患者的这些疑惑,我们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宣传手册,发放手册,同时结合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让患者弄清楚这些问题,为其提供最科学合理的答案,打消患者的顾虑,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患者得以积极配合治疗,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自我护理能力。
3.2 术后护理
3.2.1 预防颈动脉窦反应
  血压过低和(或)心脏停搏超过2s被称为颈动脉窦反应,主要是由于球囊扩张引起颈动脉窦受到刺激以及支架膨胀挤压引起孤束核受到大量冲动,增加迷走神经张力,降低血压,减少心输出量,严重时可引起患者死亡。严密进行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心电示波及血压改变,心率下降不明显时可不处理,数分钟后通常自行缓解。围术期应注意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遵医嘱酌情给予镇静剂。当发生心率降低时,立即给予阿托品静注;当血压降低时,给予多巴胺静注[3]。
3.2.2 观察血管痉挛与护理
 脑血管痉挛多为造影剂、介入材料刺激引起,患者表现出肢体麻木无力、意识障碍、头痛、癫痫发作、头晕等症状体征。对患者的瞳孔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的防治关键在于合理选择导管以及脑保护装置,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给予尼莫通微量静脉泵注[4]。使用尼莫通时,要仔细查对,核对剂量、药名、泵入速度,用药后观察是否有血压下降以及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
3.2.3 预防高灌注综合征
 高灌注综合征的原因是颅内血管长时间血样缺血,突然开通后血流恢复,颅内血管突然扩张,引起患者出现颅内出血、恶心、头胀、头晕等。置入支架后合理控制血压,这是预防高灌注综合征的关键。术后对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以及血压等进行严密监测,将记录共工作做好。病室内要安静,以减少患者受到的刺激,预防便秘,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稳定其情绪。饮食方面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以降低血压,海藻类食物富含钙、镁,增加此类食物的食用量以缓解小血管痉挛。
3.2.4 抗凝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药贯穿于整个围术期,术前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冲击量口服,术中给予全身肝素化,术后长期维持抗凝药物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预防再狭窄[5]。术后为患者以及家属讲解观察牙龈、黏膜是否出血,观察凝血功能,观察尿液及粪便是否变化;教导患者减少生冷食物的食用,睡眠充足,保持情绪稳定;当进行各种创伤性操作时,适当延长按压时间,教导患者采用软毛牙刷,尽量不使用牙签剔牙。
  综上所述,脑血管支架置入有一定并发症发生风险,根据治疗方法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护理方案,这对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葛三胜.系统化整体护理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15):17-18.
[2]潘文龙,赵浩,王备备.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28(07):687-690.
[3]黄绍丹.护理风险管理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8):154-156.
[4]王华.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应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联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04):629-630+634.
[5]杨立静,王丽.脑血管疾病颅内支架置入术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探讨[J].智慧健康,2018,4(23):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