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小儿湿疹的治疗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朱厚康 郭钦源通讯作者 毕研奎
[导读] 近几年小儿湿疹的治疗研究进展


            朱厚康  郭钦源通讯作者 毕研奎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广西柳州545001)
【摘要】湿疹是小儿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且常伴随剧烈的瘙痒。由于该病的病程较长, 治愈性难, 已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现阶段, 临床对于治疗小儿湿疹的方式众多, 本文试将近几年来中西医研究者对湿疹研究现状及治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湿疹  小儿  中西医
一、中西医对湿疹定义
(1)西医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病情易反复发作。
(2)中医
湿疹属于中医学“湿疮”“浸淫疮”“血风疮”或“粟疮”的范畴,依据其发病部位尚有的不同名称,如“旋耳疮”“涡疮”“乳头风”“脐疮”等。最早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
二、当前研究现状
婴儿湿疹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病因复杂,常由内外因素引起,并且与变态反应有关。皮疹形态多样,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伴有瘙痒,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弓娟琴, 林麟等对208例湿疹患者进行临床实验观察[1], 结果显示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的检出率和金葡菌的带菌率均明显增高, 说明金葡菌与湿疹的关系密切, 因此在湿疹治疗的早期同时使用抗菌药物可对治疗效果起到积极辅助作用。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为内服抗组胺药和外用激素类药。西药能缓解症状、缩短病程,但不能控制复发,治愈率低,较多的患儿在停药后复发。现有国内报道显示, 在对该病患儿进行半年随访中发现, 其复发率可达42.6%。而中医治疗本病讲究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标本兼治,针对不同的症型采取相应的治疗,在治疗湿疹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三、治疗研究进展
(1)西医治疗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应用治疗小儿湿疹方面疗效确切,丁酸氢化可的松为糖皮质激素的代表药物,其具有抗过敏、抗炎及减轻渗出作用,研究认为丁酸氢化可的松能够特异性的结合甾体类受体,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力,同时不良反应低于其他糖皮质激素[2]。樊国强[3]回顾性分析近年来门诊接诊的90例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发现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确切, 由于复方氟米松软膏在各大药房诊所都能买到, 相比上述中医治疗的繁复步骤, 对于患者来说复方氟米松软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郭晓霞等[4]通过观察54例湿疹患儿发现采用地奈德乳膏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小儿湿疹比单纯用地奈德乳膏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2、免疫抑制剂
张新军[5]通过观察40例湿疹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抗炎、抗过敏止痒、减少皮损局部渗出等方法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再给予0.1%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观察组采取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中3例患儿治疗无效, 较对照组的8例少, 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有差异 (P <0. 05) ;观察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 (简称EASI) 评分比对照组的要低, 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有差异 (P<0. 05) 。因此,对于湿疹患儿, 辅助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2)中医治疗
1、中药内服法:
芦红伟等[6]认为小儿湿疹可分为风湿热淫型、脾虚湿盛型、脾虚风燥型,可以用经方银翘散加减治疗风湿热淫型急性小儿湿疹。药物组成为:连翘、银花、薄荷、甘草、白鲜皮、苍术、苦参。有效率为95.4%。2、中药外洗法:
赵玉辉[7]教授自拟菊花散煎液外敷以清热利湿治疗小儿急性湿疹,有效率为96.9%。药物组成为:菊花、枇杷叶、蝉蜕、地肤子、黄柏、甘草。方中菊花疏风清热解毒,配枇杷叶清热解毒的同时,也有和胃降气助脾运以化湿之功;黄柏、地肤子清热燥湿止痒,而且现代药理研究二者对很多种皮肤真菌都有抑制作用;蝉蜕疏风清热,还有抗过敏作用;甘草调和诸药,众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而止痒之效。郑耀建等[8]通过观察153例湿疹患儿,对照组给予炉甘石搽剂外用, 治疗组外用自拟清热祛湿方。


治疗组有效率为96.39%, 对照组有效率为72.86%,清热祛湿方中马齿苋、败酱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苦参清热燥湿;苍术燥湿健脾;土茯苓除湿解毒;白鲜皮祛风解热;蛇床子燥湿祛风;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明矾祛风燥湿止痒。诸药合用, 共奏清热祛湿、祛风止痒之功效, 可以针对患儿的病因和临床症状发挥双重作用, 标本兼治。此研究采用外敷疗法, 可以使药物直达局部病灶, 提高了临床疗效, 并且可以改善患儿口服依从性差的特点。
3、中医外治法:
黄英姿等[9]通过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婴幼儿湿疹可标本兼治,疏通皮肤之经络。药物组成为:苦参、蛇床子、野菊花、马齿苋。推拿法则遵循清补脾经、平肝清肺原则,揉小天心、合谷、外劳宫。何玉华等[10]运用纯推拿手法治疗湿疹患儿,他认为湿疹表现虽在皮肤,而病位根源则在中焦脾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湿热凝滞于皮肤,肌肤失养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各种手法技巧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穴,以利于疏通经络、清热祛湿、健脾助运,使郁于肌肤湿毒或湿热之邪得以祛除。王芳[11]通过观察60例湿疹患儿,辩证为脾虚湿盛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保和丸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十小儿穴推拿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积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积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复发率6.7%,对照组为100%和43.3%,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小儿推拿用于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显著。龚见智[12]运用针灸疾刺法治疗小儿湿疹,选取曲池、合谷、血海、膈俞、天枢为主穴,湿热俱盛者,加大椎、阴陵泉、支沟;脾虚湿盛者,加足三里、中脘、三阴交;血虚风燥者,加风池、三阴交;瘙痒甚者,加肩髃、风市、百虫窝。治疗总有效率为92.6%。针灸疾刺法是一种快速不留针的针灸手法,极具中医特色,不仅有局部治疗作用,而且还能够调节整体功能。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认为小儿湿疹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治疗通常采用抗过敏,抗炎、保持皮损面干燥等基础治疗,但由于长时间使用组胺受体拮抗剂会产生不良反应,增加用药难度。中医外治对湿疹患儿治疗,不仅可以促进患儿体内的热毒、湿毒的排除,且由于选用的中药具有抗过敏、抗菌、解热、抗炎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对小儿湿疹病症进行治疗,防止感染状况的出现。目前,治疗小儿湿疹多是以药物为主,小儿皮肤娇嫩, 在选用药物治疗时应更加谨慎, 如何能减少用药又能安全有效治疗是我们研究的方向,因此, 需要我们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 按照循证医学要求, 进行临床研究, 优化湿疹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 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弓娟琴,林麟,郝飞,陈艳,曾凡钦,李伯有,毕志刚,张美华,易东,赵辨.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皮损处细菌定植情况及药物联合治疗的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09):17-20.
[2]王翔.儿肤康和尤卓尔治疗婴幼儿亚急性湿疹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3):41.
[3]?樊国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2, 18 (2) :131-132.
[4]郭晓霞,郭宏亮,郄翔,高盼盼.地奈德乳膏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小儿湿疹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心理月刊,2020,15(01):184.
[5]张新军.他克莫司软膏辅助治疗小儿湿疹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7):843-845.
[6]芦红伟,赵云夕.加减银翘散方治疗小儿急性湿疹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10):2903.
[7]赵玉辉.菊花散治疗婴幼儿湿疹6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9):157.
[8]郑耀建,李梅,庄晓诚,文洁珍.清热祛湿方外用治疗小儿湿疹83例[J].河南中医,2018,38(07):1080-1082.
[9]黄英姿,宋迎春.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法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8):928
[11]何玉华,康静.推拿治疗婴幼儿湿疹120例[J].中国针灸,2012,32(12):1103.
[11]王芳.小儿推拿用于幼儿湿疹脾虚湿盛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9),7761-7762.
[12]龚见智.针灸疾刺法治疗小儿湿疹疗效的观察[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06):332-334.
  中药外洗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湿疹脾虚湿蕴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课题号:GZZC2020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