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祥
(建水县西庄镇卫生院;云南建水654311)
摘 要:目的:通过资料筛选分析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中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正确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开出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 180份,以此为研究资料,对其药物品种、给药途径,占糖皮质激素、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显示布地奈德气雾剂糖皮质激素是使用最多的药物,其不良反应主要以激素的超生理反应为主,以感染、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骨质疏松症以及类固醇性溃疡等为常见并发症。结论:在临床上糖皮质激素是人体新陈代谢主要生理物质,由于使用不合理,不良反及并发症容易发生,正确的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仅能够降低副作用发生率,同时还能及时提示医务人员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合理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药物 应用 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使用。如果正确使用,通常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但是,盲目的滥用糖皮质激素也会引起损害,病情恶化。因此,对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必须严格了解适应症,预防并发症并注意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1.研究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开出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 180份,以此为研究资料。研究中男98例,女82例,年龄20-50岁,本研究所选患者资料均得到患者的同意,文中患者一般资料中的性别、年龄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
根据所筛选的研究资料,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以及资料回顾,接着根据患者服用后的临床表现并参照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类处方的不良反应以及适应症进行总结分析,并对糖皮质激素处方中涉及的药品品种、所占比、给药方式,以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1]。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该测试方法基于方差的单向分析,P<0.05代表显着差异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药物使用分析
由研究数据分析显示,布地奈德气雾剂是糖皮质激素使用最多的药物,共开出24次处方,占31.1%,主要在为呼吸内科;其次是地塞米松注射液,共开出16次处方;占20.5%,第三是口服泼尼松片共开出15次处方,占15.0%,其他种类的药物开处方的次数也较多所占比例也较高,研究结果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1。
.png)
2.2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该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主要是激素的超生理反应,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性皮炎(32.2%),皮炎(22.0%),发烧(19.6%),急性扁桃体炎(12.0%),关节炎(10.2%)和其他(4.0%),经统计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药物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是肾上腺功能亢进(28.6%),感染(20.2%),类固醇溃疡(19.4%),骨质疏松症(12.8%),精神障碍(6.2%)和其他(12.8%),统计比较
P=<0.05。
.png)
3.讨论与分析
通常,正常剂量的药物不仅能调节人体的正常代谢,也能间接起到消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所以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通常是指过量或不良的生理反应。用药的剂量,药物的类型,治疗的过程,患者的年龄和体格,给药方法和患者病因等与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有密切的关系。
3.1合理应该要糖皮质激素
(1)合理制订糖皮质激
素治疗相关的方案:在制定糖皮质激素治疗计划时,相关人员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用药特点。方案包括品种、剂量、素治治疗的过程以及给药的途径。糖皮质激素分为短效激素(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中效激素(泼尼松,泼尼松,甲基泼尼松龙)以及长效激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长效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和长效作用,但对HPA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不适用于长期用药,只能用作临时的药物。尽管短效激素对HPA的危害较小,但其抗炎功效较弱,主要在临床上用作肾上腺功能不全的替代疗法。激素疗法针对不同疾病的不同目的导致了不同的治疗过程。原则上,时间越短越好[4]。
(2)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糖皮质激素对抑制自身免疫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不适用于治疗所有自身免疫的疾病,例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糖尿病和寻常型银屑病。糖皮质激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功效存在一定的争议。先前的研究报道了相关的益处和危害,最终相关研究人员认为皮质激素没有太大的功效,甚至会出现恶化引起感染。
(3)应随访及监测
针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患,需对其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测。 ①血糖检查,尿糖或葡萄糖耐量,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②针对儿童,应定期监测其生长发育的情况。眼睛检查,注意白内障、青光眼、眼部感染。 ④血清电解质以及粪便潜血检测。⑤高血压、骨质疏松症,尤其是老年人,需引起重视。
3.2糖皮质激素的依赖性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由生理依赖性、精神依赖性组成。当未出现疾病复发以及皮质功能抑制的情况,患者不能忍受撤药,反而需要额外的药物。当激素减少时,就会出现虚弱,疲劳和情绪波动,我们称之为糖皮质激素心理依赖性。患者出现厌食、恶心、呕吐、体重减轻、骨骼肌疼痛,关节痛,发烧等现象,我们称其为生理依赖性。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的症状,但是生理剂量没有这样的功效。依赖麻醉品的人也更有可能变得依赖糖皮质激素。针对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患以及某些长期低剂量激素治疗的患者,尽管进行了低剂量激素治疗(泼尼15mg·d-1),与其他接受激素剂量治疗的患者相比,停药难度更大。哮喘患者与类风湿患者一样难以戒断,需慢慢减少。如有必要,应添加全身或鼻用支气管扩张药,此外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3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交叉感染
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时,还应注意糖皮质激素之间会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以及不同药物的联合应用。研究证明,在临床上,不合理使用药物会引起不良反应,其原因是会出现交叉过敏的情况。因此,在临床上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在糖皮质激素的适用范围内,注意剂量。结合患者自身疾病的特点以及临床表现,结合各类药物的药效,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给药。给患者讲解日常的主要事项,使药物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尽可能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糖皮质激素作为人体日常新陈代谢主要的生理物质,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备抗感染的特征,也能保持人体的正常生产以及代谢能,例如糖,蛋白质以及脂肪。在临床上,针对炎症、抗休克、调节性免疫反应等方面广泛使用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但是,由于糖皮质激素广泛使用,一些不良反应、副作用逐渐凸显出来。糖皮质激素功效大会对多个器官产生影响,严重甚时会危及生命。当前,对糖皮质激素作用和副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针对药物结构以及制备方面两没有研究透彻。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地会产生一种或多种副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要对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做深入了解,规范使用。
参考文献
[1]席遂龙.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06):147-148.
[2]王莉.调查分析医院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情况[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5):194-195.
[3]孟菊英,阿娜古·买买提,关莉萍.2013~2014年我院儿科使用糖皮质激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0):214-216.
[4]常福红,郑锦坤,张群功.糖皮质激素临床合理应用初步评价[J].哈尔滨医药,2018,38(06):536-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