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术后肌腱粘连的原因及早期防治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刘绪权
[导读] 外伤术后肌腱粘连的原因及早期防治策略分析

刘绪权
(昭通市精神卫生中心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分析外伤术后发生肌腱粘连的原因,并探讨早期防治策略。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外伤患者130例为对照组,术后发生外伤肌腱粘连52例,对此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而后根据原因探讨早期防治措施,并将2019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对其加强早期防治策略,观察术后肌腱粘连的情况。结果 通过在早期加强防治措施后,该院在2019年期间共发生外伤术后肌腱粘连9例,与2018年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确术后肌腱粘连的发生原因后,对外伤患者在早期采取相应防治策略,可有效减少术后肌腱粘连的现象,减轻关节功能损伤。
   【关键词】外伤;术后肌腱粘连;原因;早期防治
   
   肌腱粘连是骨科、手足外科、运动医学科中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指在手术后,肌腱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从而对肌腱支配肌肉的功能造成影响,主要可以表现为发病部位的疼痛感以及受累关节的运动障碍[1],影响了外伤恢复。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早期防治策略对于防治外伤术后发生肌腱粘连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将对2018年间发生的52例外伤术后肌腱粘连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原因探讨早期防治措施并加强贯彻执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该院收治的外伤患者1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8例,女52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27.5±6.7)岁,术后发生肌腱粘连52例,并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原因。
   将2019年1月-12月该院收治的外伤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62例,女42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26.5±5.9)岁。针对分析的原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防治策略,观察术后肌腱粘连的发生情况。
   上述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的比较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原因分析 外伤术后发生肌腱粘连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急诊早期清创不彻底;②缝合肌腱时,吻合不佳;③肌腱吻合后期处理不当;④心理原因抗拒功能康复锻炼;⑤遗漏损伤肌腱或者损伤了正常肌腱;⑥肌腱与皮肤瘢痕粘连等[2]。
   1.3肌腱粘连防治措施 针对外伤术后发生肌腱粘连的原因,该院及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1.3.1清创 急诊早期清创是外伤治疗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主要起到预防感染和修复关节功能的作用。因此,早期清创必须要彻底,如韧带断裂或者骨关节错位时,要及时固定以及复位、肌腱损伤时,要及时采取仪器修复并治愈。在对损伤肌腱进行早期修复的过程中,要保证血液的供应处于正常,并且要注意避免伤害到肌腱周围组织以及肌腱内的血管。


   1.3.2缝合 在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Kessler法对肌腱进行缝合,并应用普理灵3-0 缝合线对吻合口周边进行连续或间断内翻缝合[3],而后用0.5~2ml的玻璃酸钠喷洒于肌腱的缝合处以及肌腱周围。
   1.3.3术后功能康复锻炼 在外伤手术后24小时内,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对受伤部位关节做适量主动或者被动活动,如有必要可采取红外线辅助以促进受伤部位血压循环。术后固定后可相应加强运动量,增加受伤处关节的活动能力,使肌腱灵活,预防粘连。
   1.3.4心理防护 很多外伤患者认为术后活动会引起伤口疼痛感或者担心肌腱拉伤而不敢进行功能康复锻炼,从而导致受伤部位长期缺乏外力作用,而容易导致关节功能阻碍以及肌腱粘连。在关节固定的基础上,指导、帮助患者进行适量功能锻炼,活动受伤部位以外的远端各关节。
   1.4观察指标 经过回顾性原因分析后,观察2019年间外伤患者术后发生肌腱粘连的情况。
   2结果
   2018年1月-2018年12月年间该院收治的外伤患者130例,在术后发生肌腱粘连52例,占比40%;2019年1月-12月年间外伤患者104例,通过加强早期防治策略,术后发生肌腱粘连有9例,占比8.65%。由此可见,2019年外伤术后肌腱粘连的发生率,与2018年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肌腱粘连与肌腱愈合密切相关,轻则影响肌腱功能,重则导致肌腱修复手术失败,影响外伤部位恢复。经过对对照组出现术后肌腱粘连的原因进行分析,导致肌腱粘连的原因主要有清创不彻底、吻合不佳、缝合处理不当等,其中清创不彻底的话,很容易引发外伤部位化脓感染、肌腱外露,吻合不佳可会引发肌腱错位,从而导致肌腱粘连。因此,观察组针对上述原因,更要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止措施,并要对清创彻底性加以重视,修复损伤肌腱,减少肌腱粘连现象。
   普理灵3-0 缝合线是一种聚丙烯单股缝线,具有张力大、光滑、容易拆除、无刺激的优点,在肌腱缝合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减少肌腱粘连的风险[4]。而玻璃酸钠具有抑制白细胞趋化的作用,能有效减轻粘连现象。因此,对观察组加强早期防治策略后,术后肌腱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外伤术后发生肌腱粘连现象主要与清创不彻底、吻合不恰当等有关,早期加强防治策略,将普理灵3-0 缝合线和玻璃酸钠应用于外伤患者的早期防治中,能有效减轻术后肌腱粘连的现象,有利于外伤部位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张健生,杨日新,朱菁锋,刘亚民,廖平,赵军,杨振林.急诊手外伤术后肌腱粘连的原因分析与早期防治策略[J].中外医学研究.2017.4(20):56-57.
   [2]穆卫强,黄毛毛,淦常勤,杨威,翟建国.肌腱修复术后肌腱粘连防治的研究现状[J].创伤外科杂志.2017.11(05):130-131.
   [3]陈思凯,王楠,曾林如.术后肌腱粘连的防治研究现状与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10):245.
   [4]袁平,王万春,孙材江.肌腱粘连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9.2(17):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