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肺结核病人的发病情况以及预防控制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毛志鹏 罗楠通讯作者
[导读] 探讨肺结核病人的发病情况以及预防控制。

毛志鹏     罗楠通讯作者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650228)

【摘 要】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的发病情况以及预防控制。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间于我辖区医疗机构就诊的8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干预,对照组患者则应用预防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核菌素强阳性检出率和干预效果差异。结果:经统计学软件验证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差异后发现,观察组研究对象的结核菌素强阳性检出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疾病预防有效率也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肺结核的病情转归,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有着优质效果,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肺结核;发病情况;预防控制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是由结合分支杆菌感染人体肺部所引发的疾病。结核病的历史十分久远,具有传染性强和死亡率高等特点[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结核死亡率已显著降低,但仍是威胁广大患者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威胁。为此,本文通过分组的方式对预防控制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了探析,现总结相关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间于我辖区医疗机构确诊的8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结核。应用抽签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纳入42例研究对象。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51.37±4.61)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51.62±4.57)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干预措施,其中包含体征检测和药物指导等内容。
   观察组患者则应用预防控制,护理人员予以患者针对性的肺结核健康知识宣教,帮助患者明确疾病知识,掌握及时进行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并予以患者相应的消毒隔离,通过饮食干预和运动锻炼的方式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并且,还应予以患者相应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1.3 评定标准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后均经皮肤进行结核菌素的注射,观察患者注射72h后的硬结直径变化,若患者的硬结直径﹤0.5cm则表示为弱阳性,若患者的硬结直径﹥0.5cm,但不超过2cm则表示为强阳性,应用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结核菌素强阳性检出率差异[2]。
   根据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病情控制情况进行预防控制效果的评定,该标准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无并发症的出现)、有效(患者症状消退不明显,病情发展速度减缓,出现较少的并发症)和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病情出现恶性发展趋势,并发症较多)。[预防控制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对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差异进行验证比较,软件版本为SPSS 20.0,两组患者的结核菌素强阳性检出率和预防控制有效率等计数指标采用n(%)进行表示,并应用X2进行检验,计量指标则应用(x±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后对统计量及相对应的P值进行计算,若P值小于0.05则表示组间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结核菌素强阳性检出率差异比较
   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后发现,观察组研究对象的结核菌素强阳性检出率要低于对照组,该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后发现存在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据最新统计研究发现,我国每年约有131万人因不同原因感染肺结核,其中约有1/3的患者或因该疾病而死亡[3]。这一研究结果明确指出,肺结核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是威胁广大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威胁。有研究发现,人们因对肺结核相关健康知识认识的不足,缺乏肺结核防治意识,从而导致肺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4]。因此,帮助肺结核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知识,提升患者的自护护理能力和医师,对于肺结核的预防和治疗均有着优质的效果。在本研究中,应用预防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结核菌素强阳性检出率要低于行常规干预的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预防控制有效率也要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了预防干预措施在肺结核患者病情控制方面的优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结核菌素强阳性检出率,有助于患者肺结核病情的转归。王炜学者在《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和预防控制对策研究》一文中的研究也指出:预防控制措施的应用有助于肺结核患者强阳性检出率的降低[5]。这一研究结果与本研究中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肺结核的病情转归,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有着优质效果,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孙方彪. 肺结核患者发病情况及预防控制措施的分析[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3):91-92.
[2]羽丰. 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有效预防控制方法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3):42-43.
[3]金卫星. 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探讨[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2):48.
[4]仁增卓玛. 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有效预防控制策略分析[J]. 智慧健康,2019,5(30):112-113.
[5]王炜. 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和预防控制对策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10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