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健康指导、设施完善降低消化道出血、贫血病人跌倒发生率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欧鸥
[导读] 探究分析通过健康指导、设施完善降低消化道出血、贫血病人跌倒发生率的作用


欧鸥
(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通过健康指导、设施完善降低消化道出血、贫血病人跌倒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出血贫血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指导和设施完善的内容,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跌倒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健康指导和设施完善护理后,整体恢复清理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跌倒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指导、设施完善等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消化道出血、贫血病人的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基层医院推广适用。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贫血;低血糖;跌倒;健康指导;设施完善;预防性护理;效果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若短期内大量失血将会造成患者失血性休克、失血性贫血甚至是死亡,而长期慢性消化道出血则可能大部分引起失血性贫血,一旦发病患者身体机能会大大降低,身体虚弱,对于其他类型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且容易出现头晕、眼花、晕厥等症状[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做好该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性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共计100例消化道出血贫血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健康指导、设施完善等护理手段对于降低消化道出血、贫血病人跌倒发生率的作用。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出血贫血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9-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21±1.24)岁;实验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22±1.25),纳入标准:在本院住院治疗因消化道出血引起贫血的患者;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且积极配合。排除标准:妊娠期女性;严重视力障碍患者;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中途退出、转院患者。本次研究选取的两组消化道出血贫血病人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指导和设施完善的内容,具体如下:为患者制定详尽的健康教育计划。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患者所具备的性格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并选择性地开展集体教育或者是个体教育活动。在选择集体教育的方式时,可通过组织专家讲座进行整体性的科普,在学习消化道出血、贫血的有关知识的同时,患者之间也能相互交流,提升患者对消化道出血、贫血疾病的认知度,明确预防跌倒的重要性,在选择个体教育的形式时,可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血糖、血压等具体体征情况,安排24小时轮班制度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随时关注患者的症状,并重点关注患者有无面色苍白[2]、饥饿、嗜睡、全身无力、冷汗等症状发生,与此同时,还应教会患者具体的相应并发症的应对技能,如夜间低血糖、跌倒、昏厥等,以便应对治疗期间出现的各种病症,间接性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化营养摄入,提高机体抵抗力。为患者配置拐杖或轮椅,尽量减少单独活动的次数,在医院洗手间安防防滑垫,走廊安装扶手,帮助贫血病人能够在设施辅助下进行日常活动。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消化道出血贫血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跌倒发生率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健康指导和设施完善护理后,整体恢复清理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跌倒的发生率为22%(11/50),实验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跌倒的发生率为4%(2/50),实验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压力增大,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因素极易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发性疾病包括了慢性胃炎、胃溃疡[3]、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病等,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长期慢性失血可能会诱发贫血,贫血可能会引起跌倒造成骨折,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一类型患者,除了做好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4],结合院内设施完善,降低跌到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健康指导和设施完善护理后,整体恢复清理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跌倒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健康指导、设施完善等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消化道出血、贫血病人的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麦翠芳,颜碧燕,梁翠云.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发生情况及对跌倒的预测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7):1486-1492.
[2]袁宏艳,徐丽.集束化管理策略联合分级预防措施预防贫血患者跌倒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7,9(6):478-481.
[3]龚丽华,罗翠华,魏林琳, 等.ISBAR沟通预防消化道出血患者跌倒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2):155-157.
[4]万敏.品管圈活动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跌倒预防的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13):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