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顾晓杰
[导读] 摘要:由于悬挑式脚手架位于外立面高空作业,施工工艺和工序要求较为复杂,如果操作不当或荷载过大,极易发生坍塌事故。
        上海鹏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由于悬挑式脚手架位于外立面高空作业,施工工艺和工序要求较为复杂,如果操作不当或荷载过大,极易发生坍塌事故。当前,由于悬挑式脚手架结构不稳定、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原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悬臂脚手架的搭设顺序,并探讨了其施工技术要点,以保证悬挑脚手架的搭设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施工要点
        1工程概况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37141.0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1986.29 m2,地下建筑面积37294.65 m2。地上建筑共计19栋,其中住宅部分为11幢小高层建筑,层数从十四层至十七层;3个P型站、2个K型站、1个垃圾房、1个门卫技防、1个配套公建。人防设于地下室内。各建筑除1#-4#、7#、9#、11#外,其余建筑均位于同一大底板地下室,通过地下车库相互连通。本工程高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均为剪力墙三级,地下车库抗震等级为框架三级,配套公建抗震等级为框架三级。
        2悬挑脚手架设计方案
        14层建筑2层以上及17层建筑5层以上拟采用分段型钢悬挑脚手架,具体如下:
        14层建筑:第一挑:2F~9F即2.800m至22.400m,2.8*7层=19.600m,第二挑:9F~大屋面即22.400m至41.8.000m,=19.400m,机房层及楼梯间采用局部加固。17层建筑:第一挑:5F~12F即11.200m至30.800m,2.8*7层=19.600m,第二挑:12F~大屋面即30.800m至49.100m,=18.800m,机房层及楼梯间采用局部加固。
        表1标准位置型钢悬挑脚手架(扣件式)
       
        3钢管悬挑式脚手架安装施工技术
        3.1悬挑梁定位
        定距定位,放样悬挑梁位置并做好明确的标记,悬挑部分的垫板应放在定位线上,必要情况下,还需要保证其能够实现平整铺放。安装前结构混凝土强度应≥70%;悬挑梁选用16#工字钢,联梁采用12#槽钢,确保每根立杆支撑在型钢梁上,悬挑钢梁的固定端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湍长度的1.25倍。悬臂梁应具有足够的锚固强度以及截面抗屈曲能力。
        普通梁悬挑时,立杆直接支撑在悬臂梁上,水平悬挑梁的垂直间距与上部脚手杆的垂直间距应一致;上部脚手杆与悬挑梁支撑结构应采用定位连接措施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焊接处理时,以纵向联粱上或者挑梁上方150-200mm的距离为最佳,钢筋的外径多为Φ25mm、Φ40mm,然后,在立杆的外部套上立杆,同时在立杆下方设扫地杆。
       
        图1脚手架立杆与挑架的连接图
        3.2悬挑梁宜采用钢筋拉环、U型螺栓锚固
        ⑴ 钢筋拉环、U型螺栓预埋位置尾部向内20cm处,如果悬挑梁位置板厚小于12cm时,在悬挑梁尾端的压环锚固钢筋上增设2根直径12钢筋长度为1500钢筋加固。⑵需要将钢筋预埋到混凝土梁底或者混凝土板的底部,每侧平直段必须达到0.6m以上;(3)U型螺栓需要预埋到混凝土梁钢筋内部和混凝土板底部,将2根长度为1.5m直径18钢筋放置 U型筋的上方;⑷U型螺栓、钢筋拉环与悬挑梁之间的间隙用木楔楔住
        ⑸锚固点处的楼板应事先设置受力钢筋,以承受悬挑梁锚固端产生的负弯矩,否则应采取顶部支撑以及卸载措施。
       
        图2 压环钢筋、锚固螺栓构造
       
        图3 压环钢筋
        3.3钢丝绳的设置
        (1)在悬挑梁的外端下边设置一个拉环(用Q235直径A20圆钢制作焊接),钢丝绳(6*19直径14)穿过拉环,每端用不少于3个钢丝绳扣扣紧;(2)在上层外围结构梁外侧预埋吊环(用A20圆钢制作),穿好钢丝绳,钢丝绳扣扣紧;(3)用花篮螺杆(不小于直径14)把上下两端的钢丝绳连接,每个端点的钢丝绳用钢丝绳锁扣三只扣紧,再把花篮螺杆拧紧。(4)每根悬挑型钢设置一道钢丝绳斜拉,阳角处焊接型钢沿90方向的墙面设置两根斜拉钢丝绳。
        3.4特殊部位悬挑梁布置
        3.4.1悬挑结构部位
        在结构梁上设置悬挑梁支撑点,不能设置到阳台上或者悬挑板上,否则就需要做好出相应的加固措施。
       
        图4 悬挑结构处的悬挑梁布置
        3.4.2建筑结构阳角部位
        悬挑梁采用扇形布置。如果外角处的悬挑梁相互交叉,则很难保证伸出端的长度。交叉处可在两侧悬挑梁以及阳角处悬挑梁进行焊接,上下各增设200×200×10mm钢板,所有接触点应点满焊,焊脚高度应达到8mm以上,同时不得有夹渣、气孔和漏焊等情况出现;当结构阳角钢筋过多,不能留洞时,可采取设置预埋件、焊接钢三脚架等措施。
        电梯井外墙处悬挑型钢不能伸入井内,按照下图5进行布置,先结构预埋铁件,在焊接型钢三角架,挑钢为16#工字钢,支撑为10#槽钢,预埋铁件为200*250*10钢板,16a#工字钢垂直墙面满焊,支撑槽钢与挑钢及预埋铁满焊,支撑角度小于45度。
       
        图5 阳角处的悬挑梁布置
        3.4.3楼梯部位
        楼梯部位可以在阳台悬挑梁上拉钢丝绳,也可采用内置横向压梁。并在两侧框架梁上横向压梁,用预埋件固定。由于压梁布置在楼梯位置,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安全工作,同时由于施工人员会经常上下踏步,故需要加强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3.5立杆设置
        在悬挑梁上用长A40钢管(或A25钢筋)焊接,在用脚手架立杆套在焊接A40钢管(或A25)上,A40的焊接钢管(或A25钢筋)长度必须保证在150-200mm。
        立杆接头除了顶层顶踏步外,其余各层接头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和小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进行连接。接头应错开布置,相邻两柱的接头不应同时出现在同一跨度内,并应在高度方向错开至少500;每个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立杆顶部搭接过程中,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间距必须3个旋转扣件进行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与搭接纵向水平杆端部的距离应大于100mm。
       
        图6 立杆对接接头布置
        立杆顶端栏杆要高出女儿墙上端1m。电梯井内立杆也随挑架层设置16#工字钢每个电梯井两根,架立在结构墙或梁上伸入结构500mm一端,每六层一挑,型钢距墙或梁内侧面300mm,以上每一步的水平杆均顶住墙面或梁面。
        3.6纵、横向水平杆
        纵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200的立杆上,水平扫地杆用直角扣件进行固定在靠近纵向扫地杆底部的立柱上。当立杆高差较大时,扫地杆相互错开,高处纵向扫地杆伸出两跨与立柱进行固定。
       
        图7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3.7剪刀撑设置
        该项目双排悬挑脚手架采用剪刀撑与横斜撑相结合,落地脚手架只设连续剪刀撑,随立柱与水平、竖向水平杆同时搭设时,沿框架高度连续布置通长横撑,采用单根通长剪刀撑。每6步4跨设剪刀撑,斜杆和地面夹角45°~60°左右。斜杆的交点在同一直线上,并沿框架高度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的伸出端,两端用旋转扣件进行固定,剪刀撑搭接长度不小于1 米,中间加两到四个扣节。全部固定点与主节点的距离不能大于150。悬挑式脚手架应在每个拐角处设有横向斜撑,中间每6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在同一节间,从底至顶层之字形连续布置,斜杆为通长杆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的伸出端。
       
        图8 剪刀撑(立杆)搭接构造
        3.8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
        作业层脚手板采用钢制网片与竹篱笆相结合。连续三个作业层铺设钢制网片后间隔铺设一层竹篱笆。脚手板设置在四根水平杆上,两端用18直径镀锌钢丝箍绕3圈进行固定。脚手板铺设应水平、满满、平稳,接缝应严密,各杆件距离变口的距离不得大于150。
        3.9连墙件
        连墙部分采用刚性连接,竖向间距4.20m,水平间距4.50m,连墙部分采用直径48×3.25钢管,脚手架采用直角扣件连接。第一个连墙件在-0.05m标高处设置,连墙部分尽量靠近主节点,与主节点的偏差不大于300。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尽量水平设置。特殊情况下不可以水平设置时,和脚手架连接的端头应向下倾斜连接,不能向上倾斜连接。当墙体连接部位暂时无法搭设时,可设置抛撑。抛撑支架应与脚手架用通长杆进行连接,支架与地面的夹角应为45°-60°。落地脚手与悬挑脚手相交接部位断开,不连接为一个整体,落地、悬挑脚手在断开部位每层均设置连墙件。连墙件构造示意图10。
       
        图9脚手架刚性连墙件构造示意图
        4结语
        悬挑脚手架是建设项目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防护和技术工具。如果使用得当,能起到良好的安全防护效果。当违规操作,也是安全事故频发的高危区。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做好安装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加强作业过程中的检查和监督,在保证规范安装的同时,确保工人生命安全,从而创造更多价值。
        参考文献:
        [1]  JGJ 59—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S].
        [2]  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
        [3]  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架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