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斌 任路宾
[导读] 摘要: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降低人力成本。
        嘉祥同创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嘉祥  272400
        摘要: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降低人力成本。本文针对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为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遥感;土地勘测定界;应用
        0 引言
        目前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对无人机航空遥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使得土地勘测定界工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难以保证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整体质量,且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通过深入分析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一技术的认识,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有效进行。
        1 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的优势及其流程分析
        1.1 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优势
        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工作人员的野外工作量,并更加快速、准确的获取到所需的数据信息。目前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是由多种技术组成的,其中包括了遥测遥控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建模技术等等,能够对地震灾区、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等目标的属性和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使其能够成为可利用价值较高的信息资源。在传统的勘界工作中,需要以人工方式进行操作,不仅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也无法保证数据质量,而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能够弥补这些缺点,体现出高分辨率、价格低廉、灵活性强、响应速度快等特点,是当前土地勘测界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图1)。
       
        图1  无人机技术路线图
        1.2 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流程
        就当前情况来看,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的流程可以划分为:a.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b.像片控制测量;c.空中三角测量;d.DOM制作;e.立体采集;f.外业调绘调查;g.勘界成果编辑整理。为充分发挥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作用,需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操作,以此保证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使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保障。与传统技术相比,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的流程更加简单,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加快速地完成工作,且能够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使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准确性得到保障[1]。
        2 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分析
        2.1 无人机航空摄影
        在进行无人机航空摄影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充分了解现场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各种影响因素,利用现有的数据信息来进行规划设计,使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设计好的航线进行拍摄。其次,需要设置多个无人驾驶飞行器的起降场地,使其能够满足无人机航空摄影工作的需求。在完成无人机航空摄影工作之后,需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确认航空摄影图像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否则要及时进行重飞或补飞,直到航空摄影图像的质量达到要求,才能够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工作。
        2.2 像片控制测量
        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把握好项目成图的精度要求,确定无人机航空摄影的比例尺,在六条基线之间的间隔点进行像控点的设置,整个过程要按照设计好的航线进行布点,使其能够满足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在设置像控点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在易于保存、易于识别的位置进行布点,比如花台角、斑马线、道路交叉口、平方房角等等,这些都是比较适合布点的地方。除了采用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服务平台,若是在有网络的地方进行像控测量,可以利用网络PTK进行测量。
        2.3 空中三角测量
        在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的时候,主要就是根据一些野外控制点进行控制点加密,进而得到加密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为保证测量质量,需要做好原始无人机影像的矫正工作,重视对影像模糊部分的处理,以增强处理方式来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其次,通过空中三角测量软件对校正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自动获取连接点、自由网平差,整个过程可以对残差较严重的连接点进行删除,还可以将一些连接点加入其中,以此提高图像精度。在完成刺点之后,需要做好区域平差解算工作,准确地评定各个精度指标,并形成高精度的空三加密成果。
        2.4 DOM制作
        通过对达到要求的DEM数据、空三加密成果、畸变的影像数据进行利用,使其能够成为平面精度高、信息完整、无明显变形、分辨率正确、影响清晰度高的单模型DOM。在进行单模型DOM的制作中,可以利用无缝镶嵌技术对其进行镶嵌,但是在这之前要做好镶嵌线的检查工作,不能出现镶嵌线穿过人工建筑的状况,否则就要对其进行重新编辑。同时,在进行镶嵌的时候,需要对各个单模型影像的中心区域进行充分利用,避免不同模型的影像重叠部分存在虚化或重影等不良问题。
        2.5 立体采集
        在进行立体采集的过程中,需要对模型中间部分的数据进行采集,以此确保采集到的数据足够精确,使模型误差得以减少。在采集地物信息的时候,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地类信息、地名信息、管线信息、建筑用地信息、道路信息、水系信息及耕地信息等等,而地貌信息包括了高程点、等高线等信息。在完成立测工作之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质量进行检查,确保采集成果达到要求,尤其要保证图斑封闭、无搭接、无压盖、逻辑正确[2]。
        2.6 外业调绘调查
        首先,需要做好实地调绘检查工作,在充分掌握内业预采集要素的条件下,做好外业核实工作,便于对室内无法判读的要素进行补调和补测处理。其次,需要做好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工作,其主要包括了地类调查和土地权属调查这两个部分。在进行地类调查的时候,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分类标准,对地类界线进行调查和测绘,将上一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作为依据进行控制,之后在勘测定界图上确定地类界线。
        2.7 勘界成果编辑整理
        将土地使用调查和外业地形勘测的数据转入内业进行编辑整理,并做好土地面积的分类汇总和统计工作,使其能够形成勘测定界图和土地利用分类调查成果。在进行勘界成果编辑整理的时候,需要做好面积量算与汇总和勘测定界图制作等工作,整个过程要考虑到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操作,从而保证勘界成果编辑整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3 结论
        综上所述,为充分发挥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作用,需要提高各个工作人员对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的认识,加强对专业知识及现代化技术的学习,进而将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水平的提升。虽然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存在一定不足,但是各个行业对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从不断地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相信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张长海.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研究[J].华北自然资源,2019(01):67-69.
        作者简介:
        张斌(1985.6.6)男,山东嘉祥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测绘方面的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